第536章 龍武三十五年:人口和基督(第1/3 頁)
第536章 龍武三十五年:人口和基督
龍武三十五年,新年的鐘聲雖然已經過去了七八天,但是所有都還記得那天漢國各地慶祝的燈火,以及那讓人沉醉的新年節目。
此時漢國的各大城市,還透著紅妝,街上來來往往的更多是走親訪友的普通市民。
根據龍武十七年修訂的節假日法案,漢國的全民假期,大多數都是來自神州傳統的節節日,其中春節,重陽,清明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而在這些傳統節日中,又以春節的放假時間最長,一般都是八天假期,包含除夕和初一到初七,剛剛好是一個禮拜多一天。
這裡的春節時間,指的是大多數普通人的時間表,對於某些特殊行業,以及稍微清閒一點的衙門來說,八天時間只是一個起步,一般他們都是從二八二九,一直放到元宵十五。
除了這些傳統節日以外,漢國的節假日中,還有不少是“西方節日”,也就是漢國人所說的洋節。
這些洋節不多,基本放假時間也很少,最多的聖誕節,也只有三天,大多數只有一天,甚至是半天,且過的人,並不是那麼多。
之所以會出現所謂的洋節,最根本的原因不是因為漢國人有多麼希望趕上西方世界的潮流,最本質的原因還是人口問題。
因為一些歷史遺留的問題,從漢國建立之始,白人,其實一直都存在,他們在當時還屬於當時征服墨西哥所留下來的附屬品,是漢國既想要拉攏,但又提防的物件。
在那個時候,漢國因為人口稀少,尤其是女性人口遠比男性要更加稀少的原因,再加上當時每年都有大量從神州而來的人口移民漢國,且大多數都是男人,女人在那個時期很少。
而在“這棟”教堂的外面,還有兩個石獅子,不知道還以為是哪個衙門的辦公樓。
當一輪又一輪的過篩結束後,漢國國內留下來的,才是最符合漢國需求的白人,而不是那些一天到晚,總想著迴歸美利堅,回到歐洲的白眼狼。
而在教堂的上方牌匾上,用漢字和英文寫下了“榮發上帝教堂”的六個大字。
而如果走進教堂就會發現,這裡面既沒有所謂的十字架,也沒有什麼被釘死的耶穌,有的只是一個坐在高臺上的上帝神像。
如果是一點點的話,這種事其實還算好解決,每年調劑一下就好了,但是問題恰恰出在了這上面,為了解決當時棘手的人口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和當地的印地安土著,以及白人殖民者後來通婚。
“噼裡啪啦……”
考慮到漢國的主體民族是來自神州的華人,剩下的少數人口當中,還有大部分是和華人長得差不多的印第安人,那麼處於最後段,雖然人數同樣很多,且自成一體的白人,最終的命運其實就是被吞併,融入到另一個種族當中。
而這些對於如今還在持續不斷移民人口的大漢帝國來說,根本就不算什麼,甚至只是歷史某一個時段的“插曲”罷了。
而對基督教進行改造,就是最好的“拆彈”辦法,雖然每一次漢國的擴張後的宗教洗禮,都會帶來了一陣腥風血雨,但是明眼人都知道,這些洗禮只不過是漢國進行安全過篩的一種手段罷了。
“劈哩叭啦……”
鋼城市西南街的一家基督教堂外,此時已經放了有大概半個多小時的鞭炮,鞭炮聲從街頭傳到街尾。
古往今來,通婚聯姻都是最好的“消化藥”,無論是新貴族和老貴族的聯姻,還是不同種族之間的通婚,都是一次長時間,且意義深遠的融合。
而且隨著兩次美戰爭的勝利,漢國融合了大量信仰上帝的白人人口,這些人如果光靠武力,沒有文化洗禮,一旦漢國出現問題,這些人就是定時炸彈。
(五大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