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頁(第1/2 頁)
缺水的日子真難熬!
報話班挑水的任務,差不多讓任勞任怨的劉振海包了,上午一趟,下午一趟,無論天氣怎樣,他都勤勤懇懇、風雨無阻地奔波在山道上。
這天下山途中他碰到李常義,遠遠便打起招呼:&ldo;嗨,常義,你這個老病號怎麼又挑水呀?班裡&l;好人&r;不多啦?&rdo;
李常義停下腳,回頭道:&ldo;那倒不是,就這麼倆半人,除了值班就是挑水,夠累的,咱不能老等現成的,該幹還得幹哪。&rdo;
劉振海同情地打量著李常義瘦削的身子,搖搖腦袋:&ldo;其實你這副肩膀也挑不動水桶,看看,磨破了吧,硬撐著不是辦法。你軍事技術好,在戰備上多分擔點也就是了,大家不會有意見。&rdo;
李常義笑笑說:&ldo;大家倒沒說什麼,我們耿班長還一再囑咐不讓咱乾重活兒。人心都是肉長的,不好意思唄,能幹多少盡力而為吧。順便下去給大夥兒洗洗衣服。&rdo;
&ldo;常義,你真是個好心人,怪不得你們班一評先進準是你。&rdo;
&ldo;嗨,說哪去了,振海,你不也一樣嗎?誰讓咱們都是黨員呢!有了這塊牌子,就算思想覺悟不高,咱也不能落後,你說是不是?&rdo;
山腳轉彎處,河床很寬水流平緩,岸邊有幾塊大青石,清清靜靜,是個天然的洗衣場。兩人說著話下到河邊,放下水桶便開始洗衣服。魚兒在眼前歡快的遊動,幾隻紅喙綠羽的翠鳥不時從水面低低掠過,發出&ldo;嘰嘰&rdo;的叫聲。清涼的河水令人愜意、爽快、心情舒暢,整個人都好像變得耳聰目明起來。
劉振海和李常義又是手搓、又是腳踩,正洗得帶勁,冷不防從河對岸小樹林裡衝出一個穿軍服的寮國兵,懷裡抱個黑乎乎的圓傢伙,連喊帶叫跑到河邊,奮力一擲丟入水中,就地臥倒。沒等他倆反應過來,就聽&ldo;轟隆&rdo;一聲巨響,波濤洶湧水柱沖天。緊跟著,一群赤身裸體的漢子,用手拍打屁股,嘻嘻哈哈旁若無人地從樹林中竄出來,爭先恐後跳進河裡,狗刨蛤蟆跩地鳧水,抓起炸死震暈的魚就往岸上拋。
&ldo;媽的,這幫傢伙又在拿地雷炸魚!&rdo;劉振海抹抹濺在臉上的水珠,氣呼呼罵道。
這是寮國人民軍的一個連,打沒打仗不知道,剛從南部戰線撤下來休整,就住在對岸村寨裡,窮極無聊炸魚改善伙食。這些兵打仗不知如何,尋歡作樂倒是幹勁十足,也許跟當地習俗有關,反正是稀稀拉拉習以為常,與&ldo;三大紀律、八項注意&rdo;相去甚遠。
果然,對面又傳來清脆的笑聲,幾個衣著不整的女孩兒背著竹簍鑽出樹叢,見多不怪、興高采烈地來到河灘上拾魚。
李常義一看,忙說:&ldo;振海,咱們趕快走吧,不然&l;手榴彈&r;就該來了。&rdo;話音未落,大大小小的死魚已經鱗光閃閃雨點般飛來。&ldo;見面有份&rdo;是當地人的習慣,你不要就是看不起他們,真心實意不能推脫,甚至帶有一定的強迫性。初來寮國時,魏大寶便出此洋相,查線途中見人家宰牛湊上去瞧熱鬧,結果被山民們一手持刀,一手舉著一大塊血淋淋的牛肉追回了連隊,誰敢說不要。二人匆匆收拾衣物,挑起水桶冒著&ldo;槍林彈雨&rdo;轉身便走,落荒而去。身後一片吼聲、笑聲、尖叫聲,若不是那些士兵身無片紙遮羞,非得追上來理論不可!
其實由於信仰緣故,寮國人本不吃魚,可不知為什麼,這些人從前線一撤下來便跑到河邊不管不顧地大開殺戒。可見在艱苦的環境中,人的生存是第一位的,沒有良好的體質何以戰勝敵人?
回去路上,李常義氣力不支、越走越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