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頁(第1/1 頁)
幾分鐘過去了,安娜告訴自己不能再做白日夢了。沒人能保證賈克斯一定能做到那些事情。但是為了讓他有一天能得到機會去嘗試這一切,她必須擔負起眼前的任務:盡她一切努力,去教會他如何生活。
她啟動了遊戲的關閉程序,然後開啟對講機呼叫賈克斯。&ldo;遊戲時間結束了,賈克斯,&rdo;她說,&ldo;該做功課了。&rdo;
譯後記:
譯這篇文章的心情是複雜的。
黃金時代的科幻小說常常給人以一幅欣欣向榮的場景,一切的科技和人物都處在時代漩渦的核心,雖然邪惡層出不窮,但是無盡的活力本身就能帶給人們希望;也許那是維多利亞時代的進步觀在遭受大戰的打擊之後,被人們投射到了科技所許諾的未來之中。可是這篇文章的主人公與核心科技,卻大半時間在邊緣和漠視中掙扎,他們的身上沒有一點偉大的影子,只是被時代的浪濤所裹挾的尋常百姓而已。因此,全篇始終是一種壓抑的基調在主導著。
在這壓抑之下,能支撐著人們不致絕望的,只有情感。向來如此。因此,我們看到了一個虛擬的數字生命如何逐漸帶上了人類的特徵。雖然文中反覆在討論他們到底是動物、是人還是某種新的生命形態,但文中也說過,心智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環境的栽培;是安娜和德雷克們把人性賦予了數碼體,又從他們得到了支援和安慰。文中說擬人想像不應該過度,可是我的映象神經元總是讓我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父母,和我將來可能有的孩子。他們應該也在想或者將會想到同樣的事情。
&ldo;也許她的歌比較卑謙,只是唱今日平凡的悲歡,只是唱自然的哀傷苦痛‐‐昨天經歷過,明天又將重逢。&rdo;大時代的科技或許在進步,小人物的生活卻永遠是這般迴圈。也許這就是為什麼,雖然整篇文章所講的不過是兩個人與三個軟體體生命裡的短短十年,特德?姜卻要用lifecycle這個詞作為題目吧。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