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頁(第1/2 頁)
一連串來信都猛烈抨擊史迪威,認為那種輕視蔣介石、堅持軍事改革的做法,將招來敵意。艾爾索普的觀點是,國民黨面臨著共黨顛覆和蘇聯侵略的雙重威脅。華盛頓應允許蔣儲存實力,有必要召回史迪威,並解散共產黨。
總統認為,考慮到艾爾索普的物資分配人員的敏感身份,他對史迪威的看法和意見應該有所折扣。
但畢竟蔣史關係日趨緊張,已呈冰炭之勢。如果事態發展到必須在蔣和史之間取捨,看來只能捨棄後者……
3月裡總統在答覆馬歇爾轉來的史迪威來信中,已批評他&ot;在與蔣委員長打交道時所採取的完全錯誤的方式&ot;。總統告誡說,&ot;蔣既是行政首腦,又是最高統帥,我們不能用嚴厲的口氣同這樣的人說話,或是象對待摩洛哥蘇丹那樣,去逼迫他作出許諾。&ot;
同時總統要求:&ot;讓陳納德有機會去做他認為能做到的事情&ot;。
但是,這就是唯一的選擇麼?羅斯福也並不甘心。他對霍普金斯有所流露:
&ot;戰爭的最艱難時刻已經過去,我們應更多地著眼未來。
&ot;未來的、與我們打交道的中國,應該是怎樣一個國家?不,她既不應該是蔣介石的,也不應該是朱德、毛澤東或者什麼人的。而應該與我們有類似的體制、價值觀和共同語言……作到這一點,比贏得戰爭本身還要艱難。&ot;
這次紛爭的結果,以史迪威和陳納德應召回到華盛頓,參加五月份代號為&ot;三叉戟&ot;的盟軍作戰會議,而告一段落。
蔣氏夫婦與陳納德。
(235)
重慶,白市驛機場。
回國啟程的日期到了,4月23日,史迪威上將與陳納德少將同行。飛機上,兩人之間有一次不愉快的對話。
史迪威認為:光靠&ot;飛虎隊&ot;不能左右戰爭形勢:&ot;真正贏得戰爭的是戰壕中計程車兵。&ot;
陳納德回敬道:&ot;見鬼了,喬。天上根本沒有戰壕。&ot;
……
陳納德與史迪威
史迪威給夫人溫妮寫信,告知行程。
他最擔心的駐緬甸部隊38、22兩個主力師空運到麗水的問題,突然由於英國人大力配合,而在他回國前夕得以解決!
這使他懸著的心有所放鬆。
他明白,韋維爾將軍為此派出逾百架運輸機,趁著日軍缺少制空權的空檔,夜航飛了半個月-這並不是他一向鄙夷的英國佬如何發了善心,而恰恰是因為擔心&ot;請神容易送神難&ot;:他們不希望中國軍隊在剛剛奪回的、英國的傳統殖民地上,以戰功為藉口,長期賴著不走。
那麼幫助中國、幫助史迪威把軍隊送上前線,多麼堂皇而又順理成章!
各取所需吧。英國人善於這麼做。也不能完全歸之於狡猾。
中國成語,所謂&ot;兩全其美&ot;呢。
(236)
這期間還發生一件事,也使史迪威的緊張有所緩解。
四月裡,某期美國《時代週刊》的封面照片,登載的是李奇微將軍與一對雙胞胎水手--華人陳氏兄弟的合影。
他們生於新加坡,已有二十餘年的水手生涯。兩年前被僱傭在日本貨輪上,擔任大副和二副。
日軍佔領緬甸期間,修復了英國人自毀的仁安羌油田和仰光煉油廠,並向本土運送石油產品。僱傭陳氏兄弟的日本船主自願被軍方徵用,經營仰光到長崎的航線,運走煉的汽油,運來槍炮子彈。
盟軍在仰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