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頁(第1/3 頁)
四月,遵頊派太子德任率兵侵金。德任進諫道:&ldo;彼兵勢尚強,不 若與之約和&rdo;。遵頊反駁道:&ldo;是非爾所知也。彼失蘭州竟不能復,何 2《金史》卷134,《西夏傳》。
強之有&rdo;1?德任見遵頊根本聽不進意見,拒絕率兵出征,連太子也不願 當,一心想出家當和尚。遵頊大怒,將德任幽禁於靈州,另派將率軍侵 金。七月,遵頊出兵萬人攻佔金積石州(今青海省貴德縣境),大掠而 還。十月,成吉思汗為懲戒鳳翔之役夏兵未經許可而偷偷撤兵,派兵攻 積石州,圍困半月,聞金朝出兵抄其後路,才自行撤退。時夏國境內興、 靈等州春旱,&ldo;饑民相食&rdo;2,在死亡線上掙扎。但遵頊不顧夏國人民的 死活,仍然一意孤行,集十二監兵司的兵力,圍攻金鞏州(今甘肅隴西), 御史中丞梁德懿上疏勸阻道: &ldo;天人之道,理自相通。國家用兵十餘年,田野荒蕪,民生塗 炭,雖婦人、女子,鹹知國勢瀕危。而在廷諸臣,清歌夜宴,舌結 口拑。太子以父子之親,憂宗社之重,毅然陳大計、獻忠言,非得 已也。一旦位遭廢斥,身辱幽囚,宜乎?天垂變異,歲告災祲。
(請)召還青宮,復其儲位,庶幾臣民悅服,危者得安&rdo;3。
由於梁德懿完全站在太子德任的立場說話,對於忠言逆耳的遵頊來說, 當然聽不進去。梁德懿並因此而罷官。
神宗的附蒙侵金政策,使夏國遭受蒙古的沉重壓榨和威脅,引起了 夏國人民和大臣的強烈不滿。同時,成吉思汗對遵頊的親蒙表現也很不 滿,多次派人命令他退位。在這種形勢下,遵頊於公元1223年(夏光定 十三年)十二月,被迫宣佈退位。傳位於次子德旺,是為獻宗。自己當 太上皇,從而使夏金戰爭告一段落。
夏、金戰爭的嚴重後果 夏金戰爭首尾13年,大小戰役計25次,平均一年就有二次,其戰 爭次數的頻繁,在夏國歷史上實為罕見。兩國雖然交戰頻繁,但雙方照 樣派遣使者。&ldo;(西夏)侵掠邊境,而通使如故&rdo;1。
這次戰爭的性質,金方是正義的,夏方是非正義的。
這次戰爭給雙方都帶來了嚴重的後果。其後果之一,是&ldo;精銳皆盡, 兩國俱敝&rdo;2。也就是說,夏、金兩國的軍事力量因這場戰爭而大大削弱, 加上兩國均已精疲力盡,從而為蒙古的滅夏、滅金創造了條件。
後果之二,是使夏金兩國人民飽受戰爭災難。如公元1223年六月, 西夏發兵侵金隴安軍,到處燒殺搶掠,&ldo;掠民五千餘口,牛羊雜畜數萬 而去&rdo;3。至於西夏,&ldo;自兵興之後,敗卒旁流,饑民四散&rdo;4,說明西 夏人民因戰爭而流離失所。
後果之三,是使西夏經濟上蒙受巨大損失。在夏金戰爭之前,夏金 於兩國邊境諸如蘭州、環州、保安、綏德等地置榷場進行互市貿易。此 外,西夏還透過派往金朝的使者,在金的首都指定地點(會同館)進行 貿易,從中獲得好處。自夏金關係破裂後,金朝關閉榷場,停止夏使在 1《金史》卷134,《西夏傳》。
2 3《西夏書事》卷41。
1《金史》卷134,《西夏傳》。
2同上。
3《金史》卷134,《西夏傳》。
4《西夏書事》卷42。
京都的貿易。如公元1212年正月,遵頊派使者到金,按照慣例,應&ldo;互 市於會同館&rdo;。正當夏使準備進行貿易之時,金主衛紹王卻下達逐客令。
&ldo;金主禁之,令夏使速回&rdo;1。金朝停止同夏國的商業貿易,加重了西夏 在經濟上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