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匠心獨運,羊脂玉雕·昭君出塞!!(第1/3 頁)
羊脂玉本就渾然天成,即便不雕刻,本身也是絕佳藝術品。
這枚白玉,深淺得宜,白淨清透,似大雪滿山,給人以沉靜之感。
秦飛在紙上繪製出他要雕刻的作品模樣。
雪天,少女,回眸,手拿琵琶,身披貂皮絨衣。
雕刻選擇的是王昭君的側身,剛好她轉身回眸,可以讓人把她留戀的表情看的一清二楚。
這次的雕刻,最難的地方是王昭君的衣服和她的表情。
她披著一身絨衣,因為要嫁去很遠的地方,所以穿的很厚。
她的眼神應該是充滿留戀的,同時還有對未來的忐忑,已經些許決然。
秦飛理解她的感覺。
對秦飛而言,那年冬天宋朝連線戰敗,朝局動盪,百姓惶恐不安。
汴京城下了一場雪。
一場很冷的雪。
冷的不止是溫度,還有家國破敗的淒涼。
秦飛記得很清楚。
王昭君的心裡一定也有這種感覺。
秦飛把自己心中的情感傾注在這尊玉雕上。
那時他也很希望宋朝能抵禦外敵,只可惜國家安逸太久,已經病入膏肓。
刻刀被排開之後,秦飛開始清理刀具,開始磨刀。
刻刀要快,要準,要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雕刻玉必須小心翼翼,一刀下去就可能讓玉料毀掉,更何況是如此珍貴的羊脂玉。
磨刀結束,秦飛便按照心中所想,開始創作。
藝術本就是一場修行。
不同的是人的心境。
對有些人來說,當他每天靜下心來雕刻,那比殺了他都難受。
對秦飛來說,這卻是一種享受。
裁撤、鏤空、輕攏慢捻,細細勾勒,一筆一劃都要心中有量。
他的眼睛就是尺。
秦飛的方法還是傳統的玉雕方法,更多是手藝人消耗體力去雕刻,幾乎不會用到機器。
這在這個時代還是有些不可思議的。
機器更快,但是太靈活,也容易出問題。
用刻刀雕刻慢一些,但是穩,也更精準。
秦飛在雕刻玉的過程中,本身也似多了幾分精光。
含蓄內斂,溫文爾雅。
人雕刻玉,玉也養人。
傳統的藝術大師,身上多多少少都帶著些許韻味的。
比如木雕師身上總會有些木頭的味道,若是經常雕刻極品好木,身上的味道也會更好聞一些。
玉是山髓,本身得天獨厚,又切合華夏傳統文化,反過來也可以提升人的涵養。
玉雕的造型漸漸變得完善。
起初,還是粗糙的一託。
慢慢的,一個女人的身姿被雕刻出來,但看不到她的表情,看不到她的手,也看不到她的衣服。
再之後,雕刻越來越深入,昭君的身體也被雕刻出來。
她的長袍,她的裙襬,都一清二楚的顯示。
纖細玉手環抱著琵琶,琵琶上的每一根弦都能看的清晰。
琵琶的身上,秦飛還雕刻了很多精美的花紋。
時間一點一點過去,王昭君的身體被他一點一點的還原。
昭君出塞,華夏傳統故事,配合上一塊極品的羊脂玉,堪稱絕配。
等到了最後,王昭君的身體都已經被雕刻出來,只剩下臉龐。
她的臉還沒有經過修飾,上面像是糊著一層蠟,模糊一片。
秦飛能想到王昭君的神韻,但卻不知道怎麼雕刻王昭君的臉龐。
畢竟是華夏千古美人,肯定是要雕刻的漂亮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