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頁(第1/2 頁)
楊舉一愣,這個提議實在是太出他意外了。自己與唐轍兩個明明都是書生,兩個書生間的爭論,最終卻要以武鬥的方式來解決,實在是有些不合邏輯。
楊舉是個十足的讀書人,他從來沒有練過武。對於唐轍提出的比武,他完全沒有把握。可是,他也知道這一次對他來說,正是一個機會。要想讓萬松士子,特別是這個唐轍服自己,看來光用嘴上功夫是不行了。只有在比武中贏下唐轍,才能真正讓他心服自己。如果唐轍服了,那整個萬松書院也就服了。他如果可以達到這個效果,那就算是超額完成了先生交待的任務。
雖然楊舉對於打贏唐轍沒有把握,可是看著送到眼前的機會,他仍然不願輕易的放棄。
唐轍見楊舉沉思不言,於是又投下一個更大的誘餌。
&ldo;如果楊兄不反對的話。我想我們還可以在比武中加些賭注。如果我們萬松士子輸了,我們今天在場的全部三十二位萬松士子,便全數投入你們東林門下,正式向錢先生拜師。如果你們輸了,我只要求至庸兄此生不得再參加科考。這個條件,夠優厚的了吧?&rdo;
楊舉心中又是一驚。唐轍的這個條件太誘人了!他不會忘記,自己與老師前來杭州,最根本的目的,是要在浙黨的大本營裡投下一枚重磅炸彈,使浙黨內部計程車子們思想出現分歧。能夠爭取一兩個到他們東林黨的陣營自然最好,就算不能,也要以老師錢謙益提出的&ldo;致用&rdo;學,來打壓浙黨門下士子多數尊崇的明陽先生的&l;明心見性&r;的王學。
第四十九章 外援難尋
可是眼下,如果自己真的可以讓這三十二個萬松書院的的精稅,也就是浙黨年輕一代的精稅改投到東林門下。那麼,哪怕這只是一個形式,也會對他們東林黨與浙黨的鬥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這種效應會讓天下士子們更加堅定的認為,他們東林黨才是真正正義的代表,所以才會連對手的門人中的精英,也改投到他們的門下。
這將是一個什麼樣的效果?楊舉不敢想,要是自己真的做到了這一點,他對東林之功幾乎可與偷信阻止沈一貫出山的李三才相提並論了。
面對這樣戰果的誘惑,一向冷靜的楊舉激動了。眼前的這件事雖然他也知道,風險很大,可是回報也很大。如果成功,他楊舉便會很快成為東林黨中領袖級的人員,聲名之盛甚至可以蓋過他的老師。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楊舉把心一橫。&ldo;好,我答應你。&rdo;
楊舉連怎麼比法都沒有問,便直接答應了唐轍的要求。楊舉的急切,被唐轍看在眼裡。讓唐轍心中竊喜。看來,自己的這一招果然有效,魚兒已經開始上勾了。
&ldo;好,那咱們便來比一比。不過,我可事先宣告,這次比試,不是為了你我,而是代表著我們萬松書院和你們東林黨。因此,為了能夠比較好的代表咱們萬松和你們東林。我想光以我們倆個比是不行的。我提議,咱們雙方各出五人,以擂臺的方式,分別比試在戰場上最實用的兩項技能:射箭和馬戰。不知楊兄意下如何?&rdo;
為了搶到這件奇功,楊舉早已拋開了個人的科場功名。此時,他儘量事事依順唐轍。對於唐轍提出的這個比試方案,他感覺也實在沒有什麼反對的理由,於是便點頭同意了下來。
&ldo;一言既出四馬難追。那我們現在就把人員和時間定下來吧?&rdo;唐轍打蛇趁棍上,要一舉把此事敲定。等到約定的各個細節都談妥,那就是板上釘釘的事了,到時候,最算楊舉想要反悔,也沒有機會了。
唐轍所以會提出這個方案,當然有他的理由。最重要的原因是:他知道,自己的這一方可以說是立於不敗之地的。他這一次的最終目的是,讓楊舉不得參加明年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