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第1/2 頁)
盧象升這才帶著幾人在餘下的幾張凳子上坐了下來。
俞仁與同桌的年輕人寒暄過後,便又開始四下搜尋。他自進了茶樓,便開始四處張望,希望可以看到李玉或是她身邊的一兩個熟人。可現實卻讓他很失望。雖然此時茶樓裡的人並不少,可俞仁卻沒見到一個熟人。
就在俞仁認為今天不可能再碰到熟人時,一個熟悉的身影進入了俞仁的視線,只是這人並不是俞仁希望見到的人。
這個熟人正是前些天在福建遇上的李顯忠。只是今天,他身邊的那些跟班沒有了。他身上的錦袍也改成了儒衫,正跟著幾位年輕人說說笑笑的走了進來。
這些人的身後還跟著二三十名年輕人,他們全都穿著統一的月白儒衫,上面還帶著個小小的牌子。俞仁向一個從自己身邊走過的人看了一眼,見他們胸口的牌子上寫著小小的:萬松書院,四個字。
李顯忠與他身邊的一個年輕人走到最前面一排的桌子當中坐下,其他人也跟著他們在最前面的那幾張桌子上坐下來。
在這群人的最後,俞仁又看到兩位熟面孔。他們是李顯忠的手下李六和李七。這兩個人此時也都穿上了儒生服,而且胸口居然也都掛著那個寫著&ldo;萬松書院&rdo;的小牌。
&ldo;這萬松書院是什麼地方?&rdo;俞仁小聲的問徐胖子。他見這萬松書院聲勢不小,不由的十分好奇。
&ldo;老大,你還是不是讀書人啊?連萬松書院也沒聽過?&rdo;徐胖子一面小聲的說著,一面還轉頭去看旁邊同桌的年輕人盧象升,好像很怕這話被對方聽到,會被他們笑話一樣。
&ldo;萬松書院是杭州最大最有名的書院,它的聲名不僅僅在杭州,即便是在東南半壁,也十分有名。可以說,就算是與無錫的東林書院相比,也不遜色多少。當年,明陽先生便曾到此講學過。如今的萬松書院除了授業正科,便以講授王學為主宗。
有人說,天下名士出東南,半屬東林半越杭。這越杭指的就是浙江杭州了。而在整個杭州,又數萬松書院最為有名,歷代所出名士也是最多,包括當今的內閣首輔方從哲方閣老。&rdo;
&ldo;原來如此!&rdo;俞仁見這個盧象升對這萬松書院如此瞭解,不由的問了一句。&ldo;你也是萬松書院的粉絲嗎?&rdo;
&ldo;什麼粉絲?&rdo;盧象升一時沒聽懂。
&ldo;噢!我是說,你也是他們萬松書院一派的嗎?&rdo;
盧象升有些好笑。&ldo;我是吳人,怎麼會是浙黨一派。他浙黨雖然在朝中權傾一時,佔了上風,但天下士子終究還是心向東林的多。&rdo;
俞仁完全沒聽明白盧象升的話,他聽說過東林黨,卻沒聽說過什麼浙黨。而且聽盧象升的口氣,好像現在浙黨比東林黨還要利害。又似乎這浙黨與東林黨是生死對頭,這讓俞仁十分不解。
俞仁扭頭疑惑的看了看坐在他身邊的徐胖子。希望他可以給自己一些解釋。可是這徐胖子平時就很少讀書,對於這些官場和朝廷的大勢,他根本就是一竅不通。只好向老大露出一個愛莫能助的表情。
盧象升一看俞仁的表情便知道,他對浙黨與東林黨之間的這些恩怨不甚了了。於是便好人做到底,又給他大概的解釋了一遍浙黨與東林黨之間的恩怨。
原來,明朝中後期,自萬曆親政後不久,便出現了以顧憲成、趙南星、高攀龍等為首的東林黨,領頭的一共七人,號稱東林七子;還有以浙江籍官員為主的浙黨,和以湖廣籍為主的楚黨跟以山東籍為主的齊黨。當然,朝中黨派遠遠不只這幾個。但卻以這幾派最大,實力也最強。
而在這四大派中,東林黨本來不強,但是卻在顧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