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第1/2 頁)
這孫捕頭也不多客氣,便在背門的座位上坐了下來。看起來,袁崇煥平常應該對他們這些下屬也很親近,孫捕頭才會這樣的不見外。
俞仁在桌上坐下來,這才仔細打量起袁崇煥。袁崇煥大約三十五六,白淨面容,臉形稍長,是那種嶺南人所特有的臉型,留著少許的鬍鬚。雖然相貌平常,但他的雙目卻閃耀著堅定有力的光。
袁崇煥見俞仁定定的看著他,便道,&ldo;俞相公看著我幹嘛?快吃啊!莫不是嫌我這兒的飯菜太粗陋了?&rdo;
俞仁連忙搖頭,&ldo;我只是覺得,袁大人作為一縣之長,卻吃的如此簡陋,讓我有些意外。&rdo;
袁崇煥輕輕一笑,&ldo;粗茶淡飯,可以養心嘛!當年,嶽飛元帥曾講過這麼一句話:文官不愛財,武將不惜死。崇煥常以此自勉啊!&rdo;說完,他提起桌上的那一壺酒,給俞仁滿滿斟了一杯。
&ldo;我這人向來不喜與人交際,今日卻與你一見投緣,這也算是天意吧!俞相公如果不嫌,我便叫你一聲小弟了。&rdo;
俞仁趕緊站起來。他還真沒想到,袁崇煥會對他如此另眼相看。當然,面前擺著這麼大的一支潛力股,俞仁雖然暫時還沒考慮自己今後的發展問題,但是也絕不會輕易放過眼前送上門的機會。何況,袁崇煥本就是他心目中一直崇敬的英雄。能跟自己心目當中的英雄稱兄道弟,俞仁感覺這是一種莫大的榮光。
於是,俞仁毫不猶豫的站起來,對著袁崇煥深施一禮。&ldo;兄長在上,請受小弟一拜。&rdo;
袁崇煥也十分高興,他也從座位站了起來,伸雙手扶住了俞仁。&ldo;你我既為兄弟,就不必拘泥這世俗繁禮了。&rdo;
說完,袁崇煥拉起俞仁,兩人重新坐好。然後兩人各自報了生辰,俞仁現年十九。袁崇煥現年三十六,比俞仁整整大十七歲。雖然俞仁只是位十九歲的少年,但經方才他的一翻對話,袁崇煥認為,面前的這個少年,見識非同一般,將來必有一翻作為。這也是他為什麼有意與俞仁拉近關係的原因。
一旁的孫捕頭也站起來,向著袁崇煥拱手,&ldo;恭喜大人與俞相公義結金蘭。&rdo;
俞仁聽到孫捕頭的這話,這才意識到自己方才這一聲兄長的意義不同一般。他想起三國演義上桃園三結義的事,而明朝正是三國演義盛傳之時,可以說劉關張的故事,在此時已家喻戶曉。
袁崇煥顯的格外高興。他解下身上的一塊玉佩,叫來老家人。向他道,&ldo;袁順啊!你拿我的這塊玉去,幫我辦一桌像樣的酒席,再順便置些香燭和祭天的祭品。我要正式與我兄弟行祭天之禮。&rdo;
俞仁在一旁,忙一把拉住了袁崇煥。硬把他拿給袁順的那塊玉佩奪了下來,幫袁崇煥重新掛了上去。然後毫不猶豫的摸出自己身上僅有的三兩銀子遞給袁順,卻向著袁崇煥道:
&ldo;大哥,以我看。這酒席就免了吧。你我兄弟之間,就不必這些虛套了。莫要因此壞了大哥的清名。只買些香燭和祭品來便好。&rdo;
袁崇煥點點頭。可是他卻仍然堅持要用玉佩去做典當,也不同意拿俞仁的銀子。袁崇煥拿著銀子,強塞到俞仁的手裡道,&ldo;兄弟啊!其實,實話跟你講吧!為兄家自來在廣西經商,也算是小有積蓄。只是為兄自到此為官,已有俸祿可領,便不願再向家中伸手。
可是兄弟初到為兄家中,又怎可讓你花費。&rdo;
俞仁見袁崇煥這塊玉佩仍是貼身佩帶之物,想來必是他的心愛之物。他實在不願看著袁崇煥把它當了。可是又扭不過袁崇煥,於是隻好作罷。
他方才掏出三兩銀子,並非要有意客氣,也不是作秀。雖然他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