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頁(第1/2 頁)
由於天津機器局已經獲準由官辦改為官督商辦,王辰浩覺得自己正好可以趁機挖&ldo;國企&rdo;的牆腳,於是把想法跟李鴻章說明後,獲得李鴻章的同意後,王辰浩以每年50萬兩的租借費獲得了整個機器局,於是天津機器局的名字也因此更改為北洋兵器。
第103章北洋兵器(2)
在王辰浩的計劃裡,掌控國家軍事工業是他的第二個目標。將天津機器局和江南製造局一併納入北洋兵器工業集團之內,這是掌控國家軍事工業的第一步。
為此王辰浩成立北洋兵器工業集團,簡稱北洋兵器。而王辰浩花了五十萬兩銀子將天津機器局承包下來,承包期10年,使其成為北洋兵器天津分公司。
新成立的北洋兵器天津分公司將進行自1888年以來的第二次大擴張,王辰浩有美洲銀行作為後盾,資金上面沒有任何問題,這給了他更大的擴張底氣。
首先是在天津機器局的基礎上擴大了規模,佔地由原來的3000畝增至4000畝;員工2330人,增加至5200人,其中技術工人佔了3500人,中高階工程師120人,以德國工程師作為主體,佔了五分之四,一改之前天津機器局十幾個國籍的工程師各自為政、各自為戰的混亂情況。王辰浩知道短期內中德之間的矛盾最小,因此他大膽採用德國工程師和技工作為主管人員,而技術不夠過硬的國人技術人員作為副手,另外挑選數百名底子好的國內技術工人作為學徒工跟著德國人學習技術和管理經驗,以便將來能夠勝任工作。
針對原來的天津機器局萬國牌生產線和生產裝置,王辰浩認為這是典型的吃多嚼不爛的現象,與其樣樣通樣樣松,不如精專一樣。因此王辰浩跟德國公使紳柯達成協議,北洋兵器引進全套的德國兵器生產裝置、生產技術和管理條例,將原天津機器局打造成全德械兵器生產基地,以此來支撐北洋八鎮新軍的武器供應。
天津機器局不少工廠的生產線都很老舊了,在歐美技術大爆炸的時代影響下,技術更新追不上世界步伐,因此王辰浩關閉了一部分工廠和生產線,轉而只生產符合北洋八鎮新軍的各種武器裝備。
最終,王辰浩同王士珍和漢納根商議過後,最終做出了詳盡規劃。北洋兵器將以生產陸軍武器裝備為主,計劃年產毛瑟95式步槍三萬支,792毛瑟步槍彈600萬發,克虜伯80步兵炮72門,克虜伯105榴彈炮36門,克虜伯150重榴彈炮36門,三種口徑炮彈總計15萬發,無煙火藥100萬公斤。考慮到原本的天津機器局每年還得供應分駐全國各地的淮軍武器消耗,因此原來的黑藥廠、銅帽廠、慄藥廠、棉藥廠沒有關閉。黑藥廠維持在年產30萬公斤規模,栗色火藥有所增加,達到20萬公斤規模,因為它是巨型要塞炮的優良發射藥,因此主要供應旅順要塞和威海衛基地的防禦要塞炮使用。
兩座小型煉鋼爐王辰浩沒有關閉,但只要等到直隸鋼鐵公司的煉鋼爐出鋼水後,這兩座小鋼爐肯定是要被關閉的。
王辰浩裁汰了冗餘人員,增加了生產線和生產技術人員,這樣生產規模肯定能提上去。但王辰浩希望能夠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例如年產3萬支毛瑟步槍是無法滿足北洋陸軍的,如果戰爭爆發,軍械消耗巨大更加無法滿足。當前的狀態是北洋兵器天津分公司儘可能的生產武器,而北洋陸軍的武器缺口由毛瑟公司和克虜伯公司提供成品,按照王辰浩的練兵步伐,截止明年年底前,北洋陸軍還得採購三鎮新軍的裝備。
王辰浩希望儘可能的減少對外購的依賴程度,因此建議在北洋兵器內實行高效率的流水線作業方式,這樣即減輕國內技術人員的學習壓力,又可以儘快吃透德國技術並提高生產效率。
在王辰浩的規劃裡,北洋兵器天津分公司主要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