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頁(第1/2 頁)
俄國亞洲戰略在海上受到日本攔截,如今日本事實上佔據了朝鮮半島,對俄國形成了一個封鎖圈,使得俄國遠東艦隊南下擴張受阻。
朝鮮半島,即阻擋俄國海軍南下,又妨礙俄國陸軍對清帝國東北的包圍,戰時是個巨大的威脅。
此時清帝國陸軍不堪一擊,俄國方面不擔心。但日本陸軍較為強大,理所當然的成為俄國陸軍的潛在敵人。
這樣一來,朝鮮成為俄國海陸軍南下的障礙,也成為日俄矛盾的焦點。
甲午一戰,日本聯合艦隊在仁川港折戟沉沙,因此俄國海軍自然而然的取得了日本海的制海權。但俄國海軍並不滿足。
公元1895年2月15日,正當俄國駐華公使跟清政府總理衙門斡旋時,俄國駐日公使聯合德國和法國駐日公使一起向日本外務省提出交涉,要求租借日本沿海港口,準備在日本週邊建造海軍基地打造海上據點。
日本政府已經於去年甲午戰爭前一天結束了所有不平等條約,此時的日本絕對不允許再有不平等條約落在日本人頭上,因此言辭拒絕了德法俄三國集團。
同樣是嚴詞拒絕,但日本眼下比不得清帝國,日本海軍主力覆滅,僅剩下西海艦隊一些老舊軍艦可用,但僅僅只能維持日本沿海少數要衝之地。
德法俄三國集團準備在日本拿回在清帝國沒有得到的利益,對日本實施威脅恐嚇,打算逼迫日本就範。
此時日本國內經濟動盪,日本人生活艱辛,面對德法俄三國的威脅,日本黑田清隆內閣不敢再退讓怕激起民變,因此強硬反對,並引導國內矛盾轉向德法俄三國集團。
俄國並沒有準備好對日作戰,而德國和法國在日本沒有多少利益因此不怎麼賣力。英日畢竟還是同盟關係,俄國也不敢逼得太緊,因此暫時放棄在日本本土索要港口租界區的要求。
2月20日,德法俄三國集團退而求其次,照會朝鮮閔妃政權,要求在朝鮮周邊開闢港口租界地。
甲午戰後,清政府放棄對朝鮮宗主國地位,承認朝鮮歸日本。但是日本因為國際輿論壓力,只是收繳了朝鮮軍隊武器,保留朝鮮的閔妃政權和警察部隊,對外宣傳朝鮮是獨立國家。
這樣一來,對於德法俄三國要求在朝鮮開闢海軍基地的要求,日本外相陸奧宗光再次拒絕,但理由很牽強,只是尊重朝鮮主權。
但德法俄三國集團此刻就是遠東地區的流氓,他們不會在意這些,其他列強也不會因一個不起眼兒的朝鮮而譴責他們的。
朝鮮閔妃集團此時已經指望不上清帝國了,德法俄三國干涉還遼後,閔妃集團認為對抗日本需要得到德法俄三國的支援,因此於21日答覆三國駐朝鮮領事,允許三國在朝鮮沿海開闢港口租界區。因為朝鮮王國此時沒有陸軍也沒有海軍,因此對德法俄三國集團沒有任何的限制。
日本駐朝鮮軍隊代表立即找閔妃提出抗議,但是沒有任何結果,因此日本政府對閔妃集團懷恨在心,已經有了要誅殺他們的念頭。
23日,德法俄三國集團經過研究磋商後,分別在朝鮮半島周邊選好了各自的租界區。俄國需要南下中國和太平洋的戰略通道,因此俄國選擇控制朝鮮海峽而租借釜山周邊地區作為俄遠東艦隊的海軍基地,視慶尚南道和慶尚北道為俄國勢力範圍。
法國租借江華灣,將黃海南道視為法國勢力範圍,並在江華島上設立法國海軍基地。德國和法國有矛盾,不打算靠的太近,因此遠離法國勢力範圍,租界了濟州島,將朝鮮全羅南道視為德國勢力範圍。
德法俄三國在朝鮮設立租界區和勢力範圍,本就不大的朝鮮半島一下子被三國瓜分了一半的領土,氣得日本政府直吐血,但卻沒有辦法。
27日,德法俄三國政府照會日本外務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