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頁(第1/2 頁)
李蓮英略作思索便知道慈禧擔心的是什麼了,平日裡李蓮英沒少吃拿李鴻章的好處,這拿人手短吃人嘴短,這個時候李蓮英知道他得打消慈禧的顧念。
&ldo;老佛爺勿須擔心!曾公一門忠烈,他教調出來的接班人李鴻章對大清可是盡職盡忠幾十年不變,想必李鴻章選定的接班人一定也是對大清盡忠的!&rdo;
不得不說,李蓮英一提曾國藩和李鴻章對大清的忠誠之事,讓慈禧打消了不少的擔憂。但慈禧畢竟是浸染了多年的政治老油條了,經驗老辣的她還是要做些打算和安排的。
&ldo;小李子!&rdo;
&ldo;老奴在!&rdo;
慈禧想了想,說道:&ldo;明兒個傳他們過來見見吧!&rdo;
&ldo;嗻!&rdo;李蓮英領命。
甲午風雲第46章兩處心思(三)
【最近總是犯困,睡醒爬起來時已經日上五六竿了(__)……今天第一更到,下午還有第二更】
北京東交民巷一條街,自第二次鴉片戰爭後,英軍佔領了玉河西岸的惇王府,法軍佔據了臺基廠南口的純公府,從此兩座府邸便成了英法兩國的駐北京公使館。
然後就是沙俄、美國狐假虎威的跟著在旁邊修建了公使館。此後沒多久荷蘭、西班牙、比利時、義大利、日本、德國、奧匈帝國也於同治初年派使節來華,以&ldo;利益均沾&rdo;為由,強迫清政府承認其權益,並陸續在東交民巷一帶圈地佔房,設立公使館。
至1895年元月,東交民巷已經完全淪為列強們的使館區勢力範圍,到處插著各國的國旗,臨近街道已經沒有了民居,京城的老百姓們從此也不再稱呼這裡是東交民巷了,而是叫使館一條街。
這條使館街雲集了全世界所有的列強國家,清帝國有什麼大事小情的,不是紫禁城最熱鬧,而是這裡。
東交民巷路南,御河西側,荷蘭使館對面的德國公使館是一座羅馬式的歐洲建築。
已至深夜,依然下著雪,似乎沒有停的意思。
德國公使館大樓三樓內依然亮著燈。
一圈沙發圍繞著壁爐擺放在地毯上,壁爐裡燃燒的木炭,紅紅的火舌舔著黝黑的木炭,不時炸出噼啪的火花,石砌的牆壁經過長年煙燻火烤,泛出一層黑光。壁爐的上方一根粗大的木樑上刻滿一道道焦糊的印痕,好像是有人故意用燒紅的鐵釺烙上去的……
房子已經有十幾年的歷史了,德國公使已經換了五六個人了,但壁爐還是當初的模樣。
時任德國駐華公使的紳柯中校坐在壁爐前的沙發上,旁邊和對面分別是德國領事司艮德和北洋水師德籍顧問漢納根。
冬天圍著壁爐喝啤酒是歐洲人的最愛,德國人尤為喜好。他們把火剪放進壁爐裡燒紅,然後把它在木質的橫樑上摩擦,去掉鐵釺上的灰塵,把鐵釺插進裝滿啤酒的杯中,很快便聽見啤酒發出的&l;吱吱&r;聲。
這是歐洲人冬天飲用啤酒的方式,而壁爐上的那些印痕就是燒紅的鐵釺日積月累摩擦出來的。
三人不時地舉杯暢飲,彷彿在聚會慶祝一般,實則不然,他們正在討論著重大的計劃。
&ldo;此次德法俄三國聯合,成功的干涉日本還遼南給中國,陛下和內閣諸位大臣給予了我們積極的肯定和讚揚!&rdo;
乾杯!
紳柯喝了一大口啤酒,發出一聲火辣的讚嘆後,接著說道:&ldo;陛下最新電報指示,希望我們能夠藉助此次之功勞,在中國謀求一處立足之地,以擴大德意志帝國在遠東的霸權和利益!&rdo;
司艮德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