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頁(第1/2 頁)
正好康熙十二年(1673年),尚可喜年老多病,把藩事交於其子尚之信代理。尚之信掌權以後,殘忍好殺而又多行不義,尚可喜受不了其子的挾持,便上書請求撤藩,要求告老還鄉,並讓其子襲爵。康熙帝批准尚可喜告老,但是不讓他兒子接替平南王爵位。
當時,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在北京,聽到這一訊息後,立即飛馬報告了雲南的吳三桂,吳三桂又告知了福建的耿精忠(耿仲明的孫子),兩人均感驚慌,因為他們害怕撤藩。在幕僚的勸說之下,吳三桂與耿精忠均於這年的十月上書,請求撤藩,說了一些&ldo;仰懇皇仁,撤回安藩&rdo;之類的話,其實際用意是在試探朝廷的態度,這一點,清廷大臣們一眼就看出來了。
這些奏章送到朝廷,康熙帝召集朝臣商議。許多大巨認為吳三桂他們要求撤藩是假的,如果批准他們的請求,吳三桂一定會造反。圍繞著是否撤藩這一問題,清廷展開了激烈的爭論。絕大多數大臣找出種種理由來推搪,認為不可撤藩,其實只有一個原因,就是害怕吳三桂等人造反。只有兵部尚書明珠、刑部尚書莫洛等幾個大臣主張撤藩。幾次討論,都未取得共識。這時,康熙力排眾議,十分決斷地指出:&ldo;三藩久握重兵,蓄謀已久,撤藩,他們要反;不撤,他們遲早也要反。與其晚撤,不如早撤。只是一邊撤藩,一邊準備應戰罷了。&rdo;於是,康熙派出使者,催促三藩快撤。這一年,康熙十九歲。
詔令一下,吳三桂果然暴跳如雷。他自以為是清朝開國老臣,現在年紀輕輕的皇帝居然撤他的權,就非反不可了。
1673年,吳三桂在雲南起兵,自稱&ldo;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rdo;。為了籠絡民心,他脫下清朝王爵的穿戴,換上明朝將軍的盔甲,在永曆帝的墓前假惺惺地痛哭一番,說是要替明王朝報仇雪恨。但是,人們都記得很清楚,把清兵請進中原來的是吳三桂;最後殺死永曆帝的,還是吳三桂。現在他居然打起恢復明朝的旗號來,還能欺騙誰呢?
叛亂的形勢正如康熙當初估計的一樣,吳三桂在西南一帶勢力大,一開始,叛軍打得很順利,一直打到湖南。他又派人跟廣東的尚之信和福建的耿精忠聯絡,約他們一起叛變。這兩個藩王有吳三桂撐腰,也反了。歷史上把這件事稱做&ldo;三藩之亂&rdo;。
一石激起千層浪。三藩一亂,&ldo;東南西北,在在鼎沸&rdo;,京城裡有楊起隆舉事,察哈爾有阿爾尼叛亂,四川、廣西一帶的文、武官員也附合響應,半個中國都燃起了叛亂的戰火。而且,先後發生京師大地震、太和殿火災,康熙帝愛後赫舍里氏也崩逝。朝裡與朝外,外叛與內變,雷火與地震,天災與人禍,連連擊到年輕的康熙皇帝身上。一時間人心惶惶,京師不少官員甚至把家眷送歸江南鄉裡。
青年天子玄燁在危急時刻,持心堅定,氣靜不慌。原來主張不可撤藩的大學士索額圖、戶部侍郎魏象樞等,提出要處斬建議撤藩的大臣。康熙帝義正詞嚴:撤藩出自朕意,他們何罪之有?這就堅定了主張平叛的大臣的決心。他下詔削奪吳三桂的官爵,公佈其罪狀。不久又將留居京師的吳三桂之子應熊、孫世霖等逮捕處死。這樣,朝廷官員知道,朝廷再也沒有退路,只有同吳三桂等叛軍決一死戰,清廷因此統一了思想,堅定了信念。
訊息傳到吳軍,吳三桂正在吃飯,聞訊大驚。後西藏五世達賴喇嘛為吳三桂說情,請求朝廷&ldo;裂土罷兵&rdo;,遭到康熙帝的堅決駁斥。他為了安定驚恐的軍心、慌亂的民心,每天遊景山,觀騎射,以示胸有成竹。有人進行諷諫,康熙置若罔聞。事後他說:&ldo;當時我要是表現出一絲驚恐來,就會人心動搖,說不定會出現意外的情況!&rdo;他的堅定決心和平靜心態,對於穩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