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頁(第1/2 頁)
趙普連忙把宋太祖請進屋裡,撥紅了炭火,在炭火上燉上肉,叫他家人拿出酒來招待。
趙普問:&ldo;雪下得這麼大,陛下為什麼還要出來?&rdo;宋太祖說:&ldo;現在一榻之外,儘是他人地盤,我如何能夠安眠?反正睡不著,就來找你商量一下&rdo;
趙普說:&ldo;陛下現在還是小天下,南征北戰,統一中國,已時機成熟了。不知陛下打算怎麼辦?&rdo;趙匡胤顯出猶豫不定的樣子說:&ldo;我想先收復北漢太原。&rdo;趙普沉默片刻說:&ldo;這不是我所預料的。&rdo;趙匡胤忙問趙普所料為何,趙普想了一會,說:&ldo;太原地處南北二邊,如果佔為己有,那麼,遼兵南下之患就要由宋來獨擋了。如果暫留太原作北方屏障,等平定南方諸國之後,回過頭來再打北漢,太原就會不攻自破。小小北漢,不過像彈丸一樣大,晚一點收拾也跑不了。&rdo;
趙匡胤聽完,長吁了一口氣說:&ldo;吾早有此意,只是未敢輕決,此來專為聽聽你的意見啊!&rdo;於是,&ldo;先南後北&rdo;的正確方針就此確定了。
宋太祖和趙普決定了先南後北的計劃以後,約摸花了十年時間,先後出兵消滅了南平、後蜀、南漢。這樣,南方的割據政權只留下南唐和吳越兩國。
然而,趙匡胤並不能馬上出征,因為還有一個重大的後顧之憂尚未解決,就是禁軍的指揮權問題和兵權過於集中的問題。以政變上臺的趙匡胤,深知禁軍的重要,他本就善於總結歷史經驗,更何況他已親身經歷過兩次禁軍兵變呢!
所以他即位後,就暗中密切注意手握重兵的藩鎮將領,預防不測。果然,宋朝建立不出三個月,昭義軍節度使李筠就會師北漢大舉反宋,趙匡胤深謀遠慮,守住關隘,一舉平定李筠。之後,淮南節度李重進蠢蠢欲動,961年,趙胤下詔親徵,李重進自焚身亡。
趙匡胤在一年內兩次親徵的勝利,基本解決了新王朝與舊王朝殘餘勢力的矛盾,但他並未因此而感到安心,相反,他更時時刻刻感到另一種潛在的威脅。有一次,他單獨找趙普談話,問他說:&ldo;天下自唐末以來,不過才過了數十年,帝王的姓氏已經換了八個,戰鬥不息,百姓慘死,生靈塗炭,其中的原因何在呢?我想結束天下徵戰不已的局面,為國家做長久的打算,但卻不知應該如何去做。&rdo;
趙普說:&ldo;陛下能談到這個問題,真是社稷百姓的福氣。其實,這沒有什麼不好理解的,只是因為藩鎮的勢力太大,君弱臣強,時間久了,就積重難返,局勢自然無法控制。現在要解決這個問題,也沒有什麼特別的辦法,只有逐步削奪藩鎮的權力,控制他們的錢糧收入,將藩鎮的精兵盡收於陛下手中,那麼天下自然會安定了。&rdo;宋太祖連連點頭,讚賞趙普說得好。
為此,他在撲滅了李重進的叛亂之後,就以自己曾經擔任過殿前都點檢這一職務為由,說是出於避嫌或是避諱,解除了慕容延釗的這一職務,派慕容延釗到外地去當節度使。從此這一禁軍中的最高職務就消失了。禁軍將領石守信,因為擁立有功,宋太祖沒有立即罷免他。
後來,趙普又對宋太祖說:&ldo;禁軍大將石守信、王審琦兩人,兵權太大,還是把他們調離禁軍為好。&rdo;宋太祖說:&ldo;你放心,這兩人是我的老朋友,不會反對我。&rdo;
第五部分:從流浪漢到開國皇帝的宋太祖
從流浪漢到開國皇帝的宋太祖(6)
趙普說:&ldo;我並不擔心他們叛變。但是據我看,這兩個人沒有統帥的才能,管不住下面的將士。有朝一日,下面的人鬧起事來,只怕他們也身不由主呀!&rdo;宋太祖敲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