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頁(第1/2 頁)
趙匡胤知自己有天子之位,信口開河輸了華山,日後定遭世人譴責,心中悔恨,忙去搶奪文約。不料陳摶老祖輕輕吹一口氣,文約就飛過谷澗,貼到棋亭對面三鳳山的石壁上去了。據說至今字跡仍依稀可辨。
趙匡胤知自己耍賴不成,就請求陳摶指點迷津,早日成就立國大業。陳摶說:&ldo;樞密使郭威正在潼關招兵買馬,徵集良將,何不去投靠?&rdo;聽了陳摶的指點,趙匡胤立即下山直奔潼關,隨了郭威。
他先是在郭威手下當了一名偏將。當時,後漢名將郭威正擁兵自立,準備取後漢而代之。在戰爭中,趙匡胤有了英雄用武之地,他作戰十分勇敢,能衝鋒陷陣,又兼富有智謀,受到郭威的賞識。公元951 年,郭威被部下擁立為皇帝,在擁立過程中,趙匡胤出了不少力,因此被提拔為東西班行首,當了一個中級禁軍軍官,總算有了安身立命之地。他也從此知道了禁軍在維護皇帝安全中的作用了。這期間,他尤其對大將柴榮表現得非常忠誠,逐漸取得了柴榮的信任。
第五部分:從流浪漢到開國皇帝的宋太祖
從流浪漢到開國皇帝的宋太祖(3)
954年,周太祖郭威病逝,柴榮即位稱帝,是為周世宗。周世宗的即位,為趙匡胤施展才華和抱負創造了極好的條件。這一方面因為趙匡胤是周世宗稱帝前的親信將領,自然會受到重用;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點,因為周世宗是一個順應歷史趨勢的英明君主,他後來所積極從事的統一中國的事業,為趙匡胤一類有才華的文武大臣提供了用武之地。
周世宗即位後,趙匡胤隨之被調到中央禁軍任職。同年二月,周世宗剛剛即位,北漢的劉崇便想趁機進攻,覺得周世宗在服孝期間必定不會出兵,於是要求遼(即契丹)派兵相助。遼穆宗派耶律敵魯去助劉崇,又讓楊袞率領一萬鐵騎兵和奚等部五萬人,出兵一起攻打後周。
周世宗不顧馮道的阻攔,決意親徵,趙匡胤隨駕出征。三月,兩軍在高平(今山西高平)展開了激戰。楊袞見後周軍隊軍紀嚴明,提醒劉崇不要輕敵,但劉崇卻根本不聽,反而出言不遜,楊袞氣得領兵閃到一旁觀戰。
戰鬥開始不久,北漢軍隊就佔了上風,後周大將樊愛能、何徵畏敵如虎,一見陣勢不好,竟臨陣逃脫,一時間後周軍隊陣腳大亂,情形十分危急。此時的趙匡胤卻很冷靜,在他的建議下,周世宗將身邊的禁軍分為二部:一部由張永德指揮,搶佔制高點,居高臨下,以密集的箭矢壓住敵人的進攻;另一支由趙匡胤率領,從左翼直撲敵陣。
隨後趙匡胤大喊一聲,拍馬上前,當先沖入敵陣。北漢軍隊受不住這突如其來的衝擊,紛紛敗退,後周軍士氣大振,人人奮力廝殺,終於大獲全勝,幾乎全殲北漢劉崇的軍隊。楊袞因為沒有參戰,領兵返回遼國。
高平之戰,後周反敗為勝,成為我國歷史上一個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趙匡胤以高平之戰的出色表現受到了周世宗的進一步賞識,給他記了大功一次。戰後,他不但被破格提拔為殿前都虞侯,成為後周禁軍(皇帝親軍)的高階將領,而且還被委以整頓禁軍的重任,深受周世宗柴榮的器重。在趙匡胤親自主持下,後周禁軍完成了汰除老弱、調選精壯和組建殿前司諸軍三項工作。
也正是在這次整頓禁軍的過程中,趙匡胤開始在軍隊中形成了自己的勢力。他利用主持整頓的機會,將羅彥環、郭延斌、田重進、潘美、米信、張瓊、王彥升等自己麾下的&ldo;委心&rdo;之人安排在殿前司諸軍任中基層將領,同時又以自己高階將領的身份,主動與其他中高階將領交結,並同其中的石守信、王審琦、韓重斌、李繼勛、劉慶義、劉守忠、劉廷讓、王政忠、楊光義結拜為義社十兄弟,形成一個以趙匡胤為核心的勢力圈子,開始掌管後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