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頁(第1/2 頁)
這時,遠在納霍德卡海灣的崔永哲上將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北方全面入侵已經開始,內戰再次全面暴發,大韓民國再度被逼上絕境。
與全煥總統提出&ldo;太極旗&rdo;計劃的初衷略有不同,崔上將在&ldo;太極旗&rdo;計劃上想得更遠。除了達到原定的目標,攻佔蘇聯遠東濱海地區,緩解美軍本土抗戰的正面壓力,崔永哲腦海里還有更長遠更宏大的目標。
一旦能在海參崴地區站穩,即可獲得四利:一是直接威脅蘇聯,這點明白不過;二是控制了日本海西岸,對潛在敵人日本進行了隱蔽的包圍;三是為日後直接進攻中國搭好跳板,只要積聚足夠的實力,跨過烏蘇裡江,翻過長白山,廣闊的東北平原就呈現在高麗勇士眼前,那時偉大的高麗帝國將重新崛起;四是威脅北韓,濱海地區是個三角地帶,雖然朝蘇邊界只有圖們江口一帶很狹窄的地段,但如果在這裡發起攻擊,配合南方停戰線的進攻,形成南北雙線夾擊,一統三千里江山也將順利許多。
然而,形勢的發展終究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確切地說不會惟他海軍上將崔永哲大人的意志為轉移。當&ldo;太極旗&rdo;曇花一現後,形勢就急轉直下。現在擺在他面前的是,遵令撤退,放棄得來不易的遠東灘頭陣地。
可是他不得不擔心的是俄國大笨熊會輕易放過他這只不知天高地厚的高麗小貓嗎?
第三章 聖戰 第四十九節 拖延
&ldo;世宗大王&rdo;號艦橋上,崔永哲上將習慣性舉起望遠鏡觀察陸上的情況。納霍德卡港灣此時十分寧靜。海灣北面奇特的雙子山正沐浴在溫柔的晨光中,披上發黃植裝的連綿重山也顯得格外靜謐安詳。就連昨日被戰火嚇跑的海鳥也都飛回來,盡情地享受著黎明的和平。
一想到昨天輝煌的戰績,崔將軍心頭就湧起一股強烈的喜悅和激動之情,可如今這種喜悅與激動卻已經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霾。偉大的韓國軍隊歷史上第一次主動跨出國境進攻一個強國,勝利卻如曇花一現。儘管北方的敵意昭然若揭,但海軍上將沒有料到對方會這麼快就動手,在&ldo;太極旗&rdo;作戰的關鍵時刻於韓國背後猛插一刀。
現在韓國本土已經無力增派兵力維持對納霍德卡的進攻,守住灘頭陣地也很快也成了大問題,上陸部隊還得全力爭取全身而退回到韓國參加對北方的戰鬥。一個轟轟烈烈的&ldo;太極旗&rdo;作戰就這樣要以撤退來收場,崔上將感到非常無奈,現在只有儘快結束這場已經無望的戰役了。
到了二十二日早上六時,韓國軍隊上陸的部隊只有陸軍第三裝甲師剩餘的部隊和第四步兵師一個團。沒有達崔永哲上將預定兩個師的目標,但上將仍然堅持組織了第三裝甲師一個團和第四步兵師所有上陸部隊向西面的沃爾恰涅茨發起進攻,以便吸引對手的注意力,掩護遊擊隊城的部隊逐步後撤。
伊戈爾和他的部隊在韓國和日本的驅逐艦煩人的炮擊中度過了後半夜。預料中的敵人進攻始終沒有發起,不過紅軍官兵已經被震耳欲聾的炮聲折磨得身心俱疲,困頓不已。
後人對伊戈爾二十一日夜擊潰韓國增援部隊,奪取沃爾恰涅茨後止步不前,沒有乘勝進擊納霍德卡感到迷罔。因為當時韓國海軍陸戰隊1團兩個營和陸軍第3裝甲師一個營被打散後,納霍德卡只有陸戰隊1團剩下的一個營,而且已經連續戰鬥了一天,官兵十分疲勞。如果憑藉強大的天啟坦克,趁著高漲計程車氣,蘇軍繼續猛攻,&ldo;太極旗&rdo;很有可能見不到第二天的日出。
當然伊戈爾畢竟經驗不足,而且初任師長,首戰免不了謹慎。雖然他拒絕費德林提出的繼續進攻建議的說明看似很有道理,但他開戰後卻還是高估了對手。不過怎麼說,對手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