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第1/2 頁)
△紅軍改為八路軍
8月22日,中國工農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按戰鬥序列,9月11日改稱第十八集團軍)。任命朱德為總指揮,彭德懷為副總指揮(9月11日改稱總司令、副總司令),葉劍英為參謀長、左權為副參謀長,任弼時為政治部主任、鄧小平為政治部副主任。下轄三個師:一一五師,林彪為師長,聶榮臻為政治委員兼副師長;一二o 師,賀龍為師長,關向應為政治委員,蕭克為副師長;一二九師,劉伯承為師長,鄧小平為政治委員,徐向前為副師長。
△葉挺任新四軍軍長
抗日戰爭爆發後,葉挺馬上趕到延安。毛澤東主持為他召開歡迎大會,葉挺激動地說:&ldo;革命好比爬山,許多同志不怕山高,不怕路險,一直向上走。我有一段時間,爬到半山腰又折回去了,現在又跟上來了!&rdo;
9月22日,國民黨中央社發表了共產黨的宣言,9月23日發表了蔣介石的談話。10月間,留在湘、贛、閩、粵、浙、鄂、豫、皖8省邊境14個地區的紅軍遊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葉挺受中共中央的委託,以非黨員身份向國民黨交涉,由其擔任軍長,項英為政治委員兼副軍長,張雲逸任參謀長,袁國平任政治部主任。下轄4個支隊,約15萬人。
這樣,由中國共產黨所倡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就正式形成了。此時,粟裕任二支隊副司令員,率部挺進江南,發揮遊擊戰的特長,一再痛擊日寇。
△平型關大戰
1937年9月,日寇在華北兵力由7個師團增加到20個半師團,約30萬人。以寺內壽一為司令,分三路沿平漢、同蒲、正太線向我民族燒殺搶虜。為振奮人心,穩定戰局,八路軍決定給予進犯平型關之敵板垣師團以殲滅性打擊。由一二o 師掩護雁門關一線,由國民黨軍在平型關作正面防禦,由一一五師伏擊敵主力。林彪召集全師連以上幹部動員說:&ldo;中華民族正在經歷著巨大的考驗!我們共產黨人一定能承擔起救國救民的責任!我們一定要利用平型關的有利地形,打一個大勝仗。&rdo;
繼而,林彪做了具體的戰術佈置。當敵人全部進人伏擊圈後。林彪命號兵吹起衝擊號。全線部隊以排山倒海之勢,迅猛向敵人衝擊,在十餘裡的地段上,八路軍如從天降,日軍被截成數段,敵我短兵相接展開白刃戰。
平型關大戰,殲敵3000餘人,擊毀敵汽車百餘輛,大車200餘輛……這是中國抗戰開始後第一次威震中外的大勝利,粉碎了日軍自我吹噓的&ldo;皇軍不可戰勝&rdo;的神話,改變了國際視聽,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奪取抗戰勝利的信心。
1938年3月17日,晉西午城井溝戰鬥已經打響,當時陳士榘任一一五師三四三旅參謀長,正集中精力指揮戰鬥。突然,日軍一發炮彈呼嘯而至,他還沒來得及臥倒,炮彈便在他的左側爆炸,把他掀翻在一個壕溝裡。他只覺得有一股巨大的氣浪和震動,便什麼事也不知道了。
醒來一看,從上到下,九處負傷,頭上,胳膊上,腿上,整個左側沒有幾處好的地方。左耳鼓膜被震破,骨折的左臂上還嵌著彈片……
由於傷勢較重,後來轉到延安拐歲軍隊醫院治療,有幸得到印度醫療隊愛德華大夫的醫療指導。拐峁醫院在延安附近的一個山溝裡,它是我軍總醫院的前身,現為解放軍總醫院,即301醫院。其中有個著名的醫生叫汪石堅,當時就在拐峁醫院工作。在艱苦的條件下,汪醫生和其他一些外科醫護人員對陳士集進行了精心地治療和護理,他的傷勢逐漸好轉。
一天,一個騎馬的女戰士來到醫院,說是來慰問陳士榘的。經介紹,她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