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山神空間(第1/3 頁)
將二手“寶驢”扔進空間之後,周平安開始緊張的傾聽,雖然周圍傳來的動靜顯示沒有異樣,但他還是朝著亮馬河的位置,撒腿就跑。
一邊跑一邊把身上沾滿魚腥味兒的外套脫了下來,放進空間的水潭裡。用意念控制著,揉搓乾淨後,又甩幹,然後趕緊取出來,潮乎乎的就重新穿在了身上。
不穿不行啊,這冒著寒意的大早上,光穿件背心,更招人注意。
亮馬河,原名亮馬橋溝。是古代的商隊在這裡洗馬,晾曬的地方,本來叫做“晾馬河”的,叫著叫著就改為亮馬河了。
後世,二十一世紀,這裡成為了著名的網紅打卡地,被網友們戲稱京城鴨川,朝陽群眾的母親河,bj的泰晤士河,塞納河亮馬分河。
但是現在,亮馬河還只是一條平平無奇的小河溝,而且因為疏於疏浚,河床淤積,河道變窄,成為一條臭水溝,連河中知名的鯽魚、白鰱等多種魚類都消失了。
失望的離開亮馬河,進東直門,穿過“簋街”,準備找個吃早飯的地兒。
關於簋街(鬼街)名字的由來;有很多不同的版本,但都是空穴來風或道聽途說,而真正的說法只有那些東直門內原土著的居民可以解釋清楚;清朝年間bj市的各個城門都有專門的用途,不得隨意使用,就象朝廷出兵必須要走德勝門,而收兵要走永定門、處決罪犯必須要走宣武門一樣,東直門只是專門做為往城裡運送木材和往城外運送死人的城門,站在城樓上看城裡是一條筆直的土路能看到鼓樓,而城外就是一望無際的墳場。
由於城門即當時的城鄉結合部,所以城門內自然形成了最初的早市。
那些以販賣雜貨、菜果為主的攤販們後半夜開市,黎明即散,攤主以煤油燈取亮,遠處看上去燈影憧憧,再加上整條街上比肩相鄰的棺材鋪和槓房,故名“鬼市”。
在這個時期,這裡也是一處眾所周之的“鬼市”,那為什麼周平安寧肯捨近求遠的跑城外去,也不在這裡進行買賣呢?
呵呵,就是因為這裡太出名了,裡邊買賣的人也是出了名的魚龍混雜,三教九流,遺老遺少們都喜歡在這裡覓食。
耗子多的地方容易引來貓啊,周平安知道自己體量小,所以就避開了這裡。
經過北新橋的時候,周平安被街邊國營人民食堂傳來的陣陣香氣勾引的肚子咕咕直叫喚。
算了,跑步太累,不裝了,周平安轉身進了一家早點鋪裡。
豆漿、豆汁、糖油餅、炒肝、薄脆、油條應有盡有,周平安坐下,先點了一份炒肝,薄脆。
嗯,味道不錯,周平安讚許的點點頭,就想著讓老闆給打包幾份,讓家裡人也嚐嚐。
剛要開口,才猛然想起,打包不了,因為這年頭,沒有一次性打包盒。想打包,成啊,要麼餐具自備,要麼看運氣,問問店裡是否有多餘飯盒能借用下。
意興闌珊的吃完早飯,周平安沒有急著回家。
按照昨晚周平安制定的計劃,今天得先去趟鐵匠鋪,將空間裡從軋鋼廠薅來的下腳料換成鐵鍋,菜刀,鐮刀,斧頭,鋤頭,鐵鍬之類的生產生活用品。
三大改造完成以後,四九城的鐵匠鋪也成了集體產業,也不知道,他們還給不給換。算了,去看看再說吧,光心思也沒用。
然後還得去趟廢品收購站。到那裡淘換點桌子板凳等有用的東西,順便買點廢鐵備著。
算算時間,還有三個月就要開始大鍊鋼鐵了,到時居委會肯定會上門來動員各家上繳廢鋼爛鐵。
用屁股想想都知道,那時,易中海那老畢登肯定會藉機生事,拿著雞毛當令箭來給周家添堵。
如果自家沒有準備,那就正中他的下懷,肯定會被整成“落後分子”,說不定到時連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