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錄音室中的天花板!(第1/3 頁)
也許是為了隔音的緣故,王衛良將錄音棚設定在了後院,並且為其單獨建造了一個房間。
而且整個錄音棚內的全部裝置的操作都是由他一人操作,由此可見其專業性絕對是業內頂尖的!
要知道,王浩之前在公司的錄音棚內錄歌時,當時的王文道可還領著兩名助手的。
由於無法兼顧操控與監製的緣故,他一個人根本操作不了錄音棚內的全部裝置,而反觀王衛良卻是得心應手。
如此一比較,兩者之間高下立判!
…
整個錄音棚面積大約有200平左右,除了內部的錄音區域之外,外部還有一間裝修很是豪華的休息室。
簡單參觀了一下休息室後,在王衛良的熱情招呼下,兩人隨著他繼續往裡走。
穿過一道厚實的隔音門,便到了真正的錄音棚區域。
錄音棚總共分為兩個部分,進門的房間是控制室,在左側靠牆的架子上擺放著整齊的專業裝置。
avid的音訊工作站、dc的各型號音訊介面、人聲激勵器、人聲效果器、混音裝置……
而在正面那寬大的操作檯上,則擺放著有足足八臺顯示器,以及ssl的最頂級六十四路大型模擬調音臺,還有各式各樣的音訊控制器。
透過操控檯面前的玻璃向內觀望,則能夠看到裡面十分寬敞的錄音室。
裡面擺放著不少樂器,有電吉他、架子鼓、古箏、手風琴、小提琴等各種樂器,顯然是用來錄製歌曲伴奏的。
而麥克架也早已經支好放在了錄音室的正中間,上面插著用以錄製人聲的電容話筒。
話筒上特意配備有絲網防噴罩,從那大大的英文logo上可以看的出來,這用以防止噴麥的防噴罩也是造價不菲!
王浩的目光繼續在錄音室內遊離,很快便看到了房間牆角處安放的四個yaaha監聽音響。
眼前這各種各樣的專業裝置讓王浩頗有種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感覺,不管是看哪裡都覺得新鮮的很。
站在顯示器面前的肖志成摸著控制檯上的調音器,不由的感慨道:“老王啊?這是又賺大錢了?居然把裡面的裝置換了個遍?這一套下來怎麼的還不得八位數?”
王衛良搖了搖頭:“用不了那麼多,七位數已經夠用了。”
“切,土財主,”肖志成嘴裡雖然在吐槽著,可目光卻直勾勾的盯著錄音室,似乎有些蠢蠢欲動。
王浩也是不由得暗暗驚歎,雖然王衛良說的很謙虛,可根據他的瞭解,這一套下來最起碼也得八百多萬了!
這投資簡直遠遠超過了公司的錄音棚!
毫不客氣的講,如果把投入到眼前這間錄音棚內的資金抽調出來,最起碼也能建八個如同輝煌傳媒有限公司那般的錄音棚。
彷彿是看出了王浩眼中的驚訝,王衛良笑著說道:“進去體驗一下?”
“好!”
王浩重重點頭,抬腳便跨入了錄音室中。
剛一進入,他明顯感覺到了裡面的地板要比外面高上許多,顯然是有墊高的設計在裡面。
王衛良解釋道:“上次重新裝修時,我特意聯絡人將地板做了墊高,這樣一來可以很好做到隔震的效果,最後出來的音色明顯有了很大的提高。”
說著,他又手指向了屋頂和牆壁,“考考你們吧,仔細觀察一下屋頂和牆壁,看有沒有什麼發現?”
聞言,王浩與肖志成兩人目光開始打量著四周。
整個房間的主色調是白色與藍色的雙拼,看上去給人一種明亮整潔的感覺,想來在錄製期間會更容易找到靈感。
而除此之外王浩也沒什麼太多瞭解,畢竟他進錄音棚的次數屈指可數,對這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