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頁(第1/3 頁)
密密麻麻的寒意從腳底蔓延至全身,蘇流螢連頭髮絲都涼了。
她猶自記得,父皇臨終前,不光讓她庇護寧太妃,還在最後讓她原諒榮清,說她也是個可憐人,為了一個不愛她的人失去了理智,讓她看在姐妹一場的份上原諒她……
全身一顫,蘇流螢不可思議的想到,難道,父皇竟是知道是榮清下毒害的他,所以才將自己中毒一事瞞了下來,並特意囑咐自己放過榮清嗎?
蘇流螢心裡又痛又冷,腦子裡百轉千回已是亂成一團,臉色更是慘白如紙。
看著她的形容,林牧猜到她必然是心中有了可疑之人,只是輕聲提醒道:&ldo;若是公主心中有了懷疑的物件卻是最好,以後一定要小心提防此人。&rdo;
回到未央宮,蘇流螢尚處在震驚中回不過神來,直到鈴嵐公主來看她,她才按下心中的寒意與她閒話家常。
她向鈴嵐隨意的問起宮中各人最近的情況,道:&ldo;不知道我走後,榮清公主一直在忙什麼?&rdo;
鈴嵐道:&ldo;大姐姐走後,二姐姐就搬進了太皇太后的慈寧宮,天天陪著太皇太后誦經唸佛,深居簡出,很少再出現在眾人面前。&rdo;
聞言,蘇流螢卻是想起,之前的樓皇后也最是喜歡誦經唸佛,還在她的永坤宮裡設了一個小佛堂,可青杏出事那次,她卻當著佛祖的面,下令樓家影衛,要在佛堂裡殺了自己與李修。
母子二人的虛偽狠毒,真是一模一樣!
正在此時,慈寧宮來人了,說是太皇太后要見長公主!
蘇流螢恢復長公主身份後,一直不太受太皇太后的待見,沒想到這一次她竟是主動召見自己。
心裡閃過疑惑,蘇流螢終是隨宮人來到了慈寧宮。
慈寧宮偏殿裡,太皇太后坐在靠窗的軟榻上,眸光涼涼的看著跪地向她請安的蘇流螢,抬手讓她起身,緩聲道:&ldo;聽聞,你將你父皇交與你的兵符給了李修,讓他帶著三十萬鐵甲軍回京護駕?&rdo;
蘇流螢心裡一緊,沉聲道:&ldo;是……&rdo;
&ldo;呵,你父皇屍骨未寒,你卻是將你父皇的旨意全忘記了‐‐當初你父皇將那李修貶去北鏡時說過什麼,無旨不得回京!你憑什麼讓他回來?&rdo;
太皇太后言語犀利的質問著蘇流螢,眸光也覺得深沉起來。
蘇流螢沒想到到了這種時刻,太皇太后還在計較這些,不由悶聲道:&ldo;此時已是非常時期,而朝廷正是用人之際,顧不得那麼多了,平定叛亂要緊……&rdo;
&ldo;你言下之意,卻是大庸除了那李修,再無有能之士了?!而且哀家還聽說,當初皇上向你要兵符來著,你執意不肯交權。若是當初你離京之時就將兵符留下,何至於到了今日,會被叛賊逼成這樣?&rdo;
太皇太后越說越氣,想著大庸如今的局面,心裡著急痛恨的同時,也被有心人願意挑唆,竟是將罪責怪到了蘇流螢拿走兵符之事上。
所以,太后看著蘇流螢,冷冷道:&ldo;所到,到底是為了平定叛亂,還是你的私心作祟,你心裡明白。&rdo;
想著自己為了大庸,焦頭爛額,已是舍下一切,更是被李修威脅,違心的答應嫁給他,如今還被太后當面質疑自己其心不軌,蘇流螢心裡也生起了怒火,冷冷道:&ldo;當初父皇給我兵符,是讓我鎮守好汴州重塞。而我將兵符拿給大司馬,也是不得已的權宜之策,是希望大司馬能帶著大軍平定叛亂……我所做一切,皆是為了大庸,何來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