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地之橋(第1/2 頁)
張三丰說過,他的“太極”拳法境界,跟自己等同,也就是同樣“超凡入聖”,處於這個世界的“極致”,並沒有超綱。
輕功方面,“半步凌空”雖然匪夷所思, 但應該也在“踏水無波”層次之內。
唯獨內力。
李行懷疑,就是因為張三丰創立“太極拳”,才導致這個世界的“上限”被拔高了一節。
那不可能還是前人可以到達的“先天”層次。
至少不是射鵰以後的人,能夠觸及的層次。
“不再是了!這個境界只可會意,不可言傳,老道也不知道該怎麼形容, 只知道內力到達這個境界之後, 可以‘天人合一’,用自身做天與地連線的橋樑,從而化有限為無限,一份內力能夠用出三份的效果!”張三丰說著,在周身撐開了一個“三尺太極”。
李行揮槍直刺,發現根本刺不進去。
四象不過之力都沒有用。
他面對的彷彿根本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座大山,壓得他甚至都有點喘不過氣來。
“這難道是……天地之橋?”
李行不由得道。
這話讓張三丰眼睛一亮:“咦,這個名字挺不錯, 以後‘先天’之上,就叫‘天地之橋’了!”
如此“拿來就用”, 讓李行相當無語。
“所以,就算那‘八思巴’突破到了‘龍象十三層’, 張真人也不把他放在眼裡?”李行算是徹底明白了, 為何張三丰對於所謂的“龍象十三層”根本不感冒。
都特麼打破天地之橋, 開始“修仙”了, 一個練武的算個毛?
“所以, 心動了沒?”
“什麼心動?”李行故意裝傻。
讓張三丰忍俊不禁, 搖頭道:“你另有師承, 我也不讓你拜師, 只需要你答應我一件事,老道的《太極神功》和《梯雲縱》就可以傳授給你。”
聞言,李行立刻詢問:“什麼事?”
能夠“短暫滯空”的“武當輕功”,以及超越了先天的“太極內功”,他當然想要。
來武當,可不就是為了這些嗎?
但是平白無故,張三丰為什麼傳自己?
他的大弟子宋遠橋,怕是都沒學會“太極神功”!
“大約七七四十九年後,老道會散盡一身功力,嘗試凝聚道家古籍中記載的‘金丹’!”張三丰說:“如若失敗,必將身死!我想要你答應,在我死後,為中原武林續一個百年!”
之前李行打殺五大派高手的時候,他並沒有出手阻止,最終只是救了滅絕跟空聞、空智三個人。
顯然已經對江湖門派死心了。
但對江湖依舊抱有希望,才跟李行說了這麼多。
“何必呢?”李行說。
武林,什麼時候是一個人能夠撐起來的?
“如何不必?”張三丰說:“當年襄陽城一戰,峨眉祖師郭襄的父母心灰意冷,退居桃花島再也沒有來過中原。神鵰大俠對人世失望,也隱居古墓, 做了當年王重陽沒有做的‘活死人’。老道有時候也想跟他們一樣,退隱江湖再也不問世事,可身負第一次辯論大會之時長春真人的託付,必須撐起這個武林!”
說罷頓了一下,又道:“這是牽掛,也是一個念想,我不想將來你也心灰意冷,淡出了這個江湖!”
原來,所謂要求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李行。
他不想李行這個未來的“無敵大宗師”也跟百年前的那一代“宗師”一樣,早早的就退隱江湖。
“這個,我做不到。”李行雖然很想學《太極神功》,但還是搖了搖頭,道:“一百年太久,我有自己的路要走,不可能被一個紅塵束縛這麼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