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頁(第1/2 頁)
&ldo;你去吧。&rdo;聽聞胡亥的請求,過後許久,嬴政才慢慢答覆,他想了想又追加一句話,&ldo;你去協助你大哥焚書,若遇反抗者,就格殺勿論。&rdo;
胡亥愣怔了一瞬後,趕緊恭敬的領命:&ldo;諾!&rdo;
現在胡亥已經完全明白為什麼趙高說嬴政當是希望他去,因為扶蘇想要不流血來平息儒生□□,而他父皇卻想以殺戮來強制鎮壓暴動的儒生。他父皇應該是對盧生出逃和儒生□□十分生氣,而帝王震怒,哪有不流血就可以平息的。
所以說,當初趙高讓他幫助盧生逃出鹹陽城,造就的後續結果,竟然是他父皇和他大哥的意見分歧,兩人因矛盾而疏離,他才能見縫插入,受到他父皇的青睞。
胡亥出了秦宮後,迅速帶著趙高一同趕去鹹陽郊外。
在鹹陽郊外,地上堆著高高的像小山一樣的各種書簡捲軸,都是除法家以外的百家典籍。
儒生們因為書籍都被強行搜羅走了,心有不甘的想知道士兵們到底要幹什麼,於是紛紛跟著聚集到鹹陽郊外,但卻被禁衛軍擋在距離竹簡堆百步以外的周圍。
當儒生們看到士兵們抬出一尊大鼎,在裡面點上火,頓時明白禁衛軍是要焚燒他們的書簡捲軸,他們哪裡肯袖手旁觀,全都叫嚷著並伸長手臂,想要救回視作寶貝的書簡。
一時間,攔住儒生的禁衛軍,竟然感覺有些抵擋不住躁動的儒生們了。
作者有話要說:
趙高一介小人當道,就是悲劇的開始。
第75章 焚書坑儒
&ldo;吵什麼吵!&rdo;衛尉站出來大聲斥吼道,&ldo;爾等不知天高地厚,群聚而動亂,觸怒聖顏,罪當處死!然公子扶蘇心善仁德,為爾等在陛下面前說情,才免去爾等死罪,故以此等書簡代為受罰。爾等不知感恩也就罷了,竟還敢在此造次,那就休要怪我劍下無情了!&rdo;
衛尉是名身高九尺的壯漢,聲如洪鐘,怒吼之下,竟也能震的這群儒生們安靜下來。
衛尉見場面穩住後,便走到扶蘇面前,請示道:&ldo;公子,可以開始焚書了。&rdo;
扶蘇內心很沉重,他本身是很崇尚儒學,當然能切身領會書籍被焚,儒生們的悲慟情緒。他原本希望獲準勸散儒生,可是在宣室殿裡,他父皇顯然是動了殺心,還是李斯機警,獻出焚書警告儒生的處罰,這才保住了這群儒生的性命。可是,當他真正領會到儒生的悲慟情緒時,他卻一句勸慰的話也說不出來,他愧疚自己不能直言反駁他父皇,才造就了眼前的局面。
扶蘇緩緩的揮揮手,沉痛的說:&ldo;開始吧。&rdo;
衛尉立刻轉身,對站在大鼎旁邊計程車兵喊道:&ldo;趕緊把這些書簡都燒了!&rdo;
於是幾個士兵開始將一卷一卷的書簡,投入燒得火光沖天的大鼎中。
在場的儒生們強忍悲慟,怒目圓瞪,敢怒不敢言的被手持利器的禁衛軍們攔住,只能圍站在距離大鼎百步以外的地方,眼睜睜的看著書簡典籍被燒毀。
大鼎上方,湧起的濃煙,直衝雲霄,遠遠在鹹陽城內都能清晰的看見煙柱滾滾升起。
胡亥和趙高循著濃煙,趕到郊外。
趙高率先向扶蘇行禮,頗為讚賞的大聲說道:&ldo;大公子辦事手段果決、雷厲風行,幾下就震懾得儒生們啞口無言,還嚇得始作俑者盧生鼠竄躲藏,不敢露面。實乃威名遠揚,儲君之範啊!我大秦有您這樣的公子,何愁天下不定啊!&rdo;
其實趙高是故意這麼說,為的是要激怒在場的儒生,讓他們誤以為扶蘇也跟嬴政一樣,對儒家及其他學派處處打壓,更誤以為是扶蘇請旨查抄焚毀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