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曹徐之流,也不過如此嘛!(第1/4 頁)
翌日,書信自許都出發,發往宛城。
而在昨天夜裡,的確還有不少士族之家,依舊在商議此時。
以董承為主,在他們眼中,主要是覺得心中舒適安定。
曹操宛城的敗績,應當可以讓他在這年關都要稍稍安分許多。
果然,今日上朝之後,曹操一言不發,雖行車騎將軍之職,卻不只字不提軍備之事。
而大殿之上,許多侍衛更換,也沒有意見,只是沉默不語,任由天子安排熟識的將校到身邊為侍衛。
執金吾徐臻不在,曹操不曾說話。
而堂上諸多曹氏將軍心中似有怒氣,但是也都沒有發作。
荀彧、鍾繇、司馬防等人都看在眼裡,因此晨議是不歡而散。
最終的結果便是,讓天子在董承的張羅下,換了至少三四百人,混編到了禁衛之中,甚至更優於金吾衛。
將徐臻的內衛,反而擠離了禁衛巡守的序列。
散朝之後,曹操第一個先行離開。
根本沒和任何人說話,曹氏將軍則是略微不忿,今日大哥頗為沉默,而在朝堂上,三公九卿多站在天子一方。
支援換內衛到天子近前。
其餘之人,甚至多是旁觀,不曾發言。
連鍾繇、司馬防都不說話。
這兩位,實際上應該是站在曹操這一邊的。
鍾繇為潁川之長,在當下現存的四長家族之中,最是有聲望的便是他了。
司馬防更是曹操的舉主,當初曹操為洛陽北部尉,就是司馬防推舉而上,所以關係一直很好。
甚至於,曹操早已給司馬家大兒子司馬朗以重任,用以歸還人情。
除此之外,對司馬防更是尊敬恭謙,當做家中長輩來尊敬。
此二人都不說話,只敢做旁觀,必然是在等待著什麼了。
將軍們忿忿不平,心中都有氣,曹洪甚至直接在途中走到前院的時候,直接開罵。
罵了幾句被曹仁按住,讓曹真帶著他離去,直接拉去軍營撒氣去,不準再多言語。
而董承等人,幾乎是帶著勝利者的姿態,刻意留了一會兒,和天子再商討了當下秋收之後的糧食儲量。
又說起了各地冬日的流民之災情。
說得興起宛若真的在理政一般,對於董承來說,曹操自敗走宛城,丟了不少威信,再也沒有比今日更舒心了。
剛剛迎天子到許都,就遭逢大敗,如此良機不可錯過。
曹操威望越低,天子之位就會越穩固,此後他們的地位也就會越高。
若是能徐徐離間拉攏曹氏,控制內城,如此一來果然比李傕郭汜,董卓之時要好太多了。
曹孟德果然不像那些涼州蠻夷武夫,好欺負得多了啊。
“哈哈哈!!”
董承出了殿堂,當即大笑,與太尉楊彪、馬太傅、鍾大夫等人,一同而出。其餘人雖不說話,但董承早已謀劃許久,背後還有伏氏等大族支援。
自然是忍不住此時笑意。
“諸公,今日可見堂上,大司空一言不發,眾曹氏將軍,面紅耳赤,卻只能觀我等進言。”
“我觀曹孟德,不過如此也……嘿嘿。”
略微肥胖的董承笑著拍打了幾下楊彪的背部,湊近小聲而言,眼中多為得意。
“為今,司空從未有過任何不敬,我們如此,豈非有逼迫之嫌?”
“哈,”董承當即冷笑,“曹孟德當初明言到魯陽,可卻直接轉而向許都,並且早早在許都準備好了宮址。”
“其心諸位還不懂嗎?狼子野心也,不過是想要效仿董賊等人,將天子玩弄於股掌之中,豈能像我等這般尊奉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