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頁(第1/3 頁)
誰沒有像我們的戰俘那樣挨過餓,誰沒有嚼過飛進集中營裡的蝙蝠、煮吃過舊鞋掌,誰就未必能理解每一聲召喚、每一個論據具有多大的不可抵制的物質力量,如果在他的後面,在戰俘營大門外,行軍伙房正冒著煙,每個同意的人馬上就能用粥填飽肚子‐一即使是一次!即使一生中還有這一次!
但如果除了冒著熱氣的粥以外,在招募人員的召喚中還有著自由和真正生活的幻影‐‐不管他號召到哪裡去!到弗拉索夫的營裡去。到克拉斯諾夫的哥薩克團裡去。到勞動營去‐‐用混凝上修築未來的大西洋障壁。上挪威的峽灣去。到黎巴嫩的沙漠去。去當希維(hiw)‐‐hilfswilli‐‐德國國防軍志願助戰隊(在每個德國連裡有十二名希維)。最後還可以去當鄉村的偽警,去追捕遊擊隊員(他們當中許多人也將遭到祖國的擯棄)。不管他召喚到哪裡去,不管上哪裡去都行‐‐只要不在這裡象被忘掉的牲畜那樣倒斃。
我們把一個人弄到了嚼蝙蝠的地步,我們自己不僅撤消了他對祖國的任何義務,而且也撤消了他對人類的義務!
那些從戰俘營被招募到短期間諜訓練班去的小夥子們,還並沒有從自己的被拋棄遭遇中作出極端的結論,還做出非常愛國的行動。他們認為這是逃出戰俘營的最合算的方法。他們幾乎人人都這樣設想,只要德國人把他們派到蘇聯方面去‐‐他們馬上就向當局自首,交出自己的裝備和指示,同善庭的指揮官們一起把愚蠢的德國人嘲笑一頓,穿上紅軍制服,精神抖擻地回到戰鬥隊伍中去。清說說看,按人之常情而論誰能期待不同的情況呢?怎能不這樣呢?這是一些淳樸的小夥子,我見過很多,‐‐長著憨厚的圓圓的臉,說話帶著使人發生好感的維亞特卡的或弗拉基米爾的口音。他們興沖沖地去上間諜學校,只有鄉村學校四、五年級的文化程度,並且沒有使用羅盤和地圖的任何技能。
這樣,好像他們所設想的自己的出路是唯一正確的。好象招募這些人對德國指揮部說來完全是一個既浪費又愚蠢的舉動。其實不然!希特勒正是與他的大國兄弟配合行動的。間諜狂是史達林喪失理智的基本特徵之一。在史達林看來,他的國家裡間諜成群。所有住在蘇聯遠東的中國人都得到了間諜罪條款五十八條6,被關進北方的勞改營並在那裡死絕。參加過國內戰爭的中國人,如果沒有及時地溜之大吉,也都遭到了同樣的命運。幾十萬朝鮮人全都被懷疑是間諜而放逐到哈薩克去。所有出過國的、在&ldo;國際旅行社&rdo;旅館旁邊放慢過腳步的、被照進有外國人面孔的相片中的、或者自己拍攝過城市建築物(弗拉基米爾的&ldo;金門&rdo;)的蘇聯人‐‐都被指控為間諜。對鐵路線、對公路橋樑、對工廠煙囪瞧的時間過久‐‐也被指控有間諜行為。所有滯留在蘇聯的為數眾多的外國共產黨人,所有大大小小的共產國際人員,不區別個人情況,一股腦兒首先被指控有間諜行為。對拉脫維亞的步兵‐‐革命初期年代最可靠的武力,在一九三七年把他們全部關進監獄時,也都指控為有間諜行為!史達林好似把風騷的葉卡捷琳娜的一句名言翻轉過來並加以擴大了:寧可錯殺九百九十九,決不能放過一個真正的間諜。所以怎能相信那些確實在德國偵探機關手裡呆過的俄國士兵呢?!所以當成千上萬個士兵從歐洲蜂擁而來並且不隱瞞他們是自願應幕的間諜時,國家安全部的劊子手們感到多麼輕鬆呀!最最英明的人的預言得到了多麼驚人的證實!來吧,來吧,傻小子們,條文和報酬早就已經給你們準備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