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0 章 第一三零章 藤蔓庵堂(第1/3 頁)
女帝順著命帝的思路,反推了一下,心頭不由得一驚。
“若是蘇家有錢而缺兵,那樂於與蘇家聯手的,便是有兵缺錢之人了。”
她與命帝相視一眼,心情皆變得凝重。
這個推測說明,有武將要反,而且有謀逆之心,已不是一日兩日。可他們現在,卻對此一無所知!
跟著他們建立天下的將領,皆是勇猛精悍之輩,哪一個要反,都不能輕心相對。
女帝和命帝,揮退沈青白,將朝中的公侯伯子爵,全都歷數了一遍。
都說燈下黑,事情的變數,往往就存在於最可能,與最不可能的兩種情況之間。女帝與命帝,最終甄選出了十個最不可能謀反的,和十個最可能謀反的人,命沈青白派人詳加查探。
次日一早。
天剛放亮,陸懷便穿了一身帶補丁的粗衣,帶著路平與吳大吳二,出了城門,沿著流民最多的方向,一路行去。
這一路上,既尋找適宜設定粥棚與救濟安置之地的所在,也藉機踏訪,有可能修築暗道的破敗廟宇與落寞朱門。
然而,一連三日過去,荒廢的廟宇朱門探訪了不少,粥棚與其他救濟安置之地,也設立了不少,卻並沒有找到,適宜修築密道的所在。
第四日。
唐正延派人給陸懷傳信,為他挑選的監工,已經從大同府回到了京城。
陸懷立即前往寫意軒,與此人見了一面。
這位監工姓劉,通身幹練氣質,言談平和有度,敘事有條不紊,常年負責遠途貨物的押運,對於各省常用線路的情況,與各個環節的疏通,都十分清楚瞭解。
陸懷對此人非常滿意,寫過唐正延之後,便給宮裡的哲安去了一封信。
次日,陸懷收到哲安的回信,與進宮的批文,便立刻動身進宮訂立契約,領取頭款。
定契領款的過程,並沒有什麼可費心的。熟悉的監局,熟悉的人,從兵仗局的角度來講,陸懷走這一趟礦石,又是為兵仗局排憂解困的,一切自然都是按照最能與陸懷方便的流程來走。
和中、和清與陳定,相隔數月再見到陸懷,都欣喜異常,亦步亦趨地跟在他身邊,為他跑前跑後。
哲安在外間忙著清算銀錢,整理文書,譚印等人依然很閒,與陸懷寒暄了一陣之後,照舊在內室支起了一桌棋局,邊落子,邊閒聊。
他們手下的小宦官們,不再像冬日裡那般忙著燒火溫酒,而是站在他們的身後,給他們打著扇子降溫驅暑。
出宮不過數月時間,再回來,人事依舊,所見所感,卻已全然不同。
兵仗局裡的生活,還是那麼閒適,陸懷坐在一旁看著,卻恍如在看前世經歷過的一個世界一般不真實。
片刻後,哲安理好了押運礦石所需的所有文書,從外間走進來,交給了陸懷。
就在此時,兩個看門的小宦官匆匆來報。
“司禮監陸秉筆來了!”
一句話猶如驚雷,讓一屋子人都突然變得忙碌了起來。
譚印等趕緊起身,外出相迎,給他們打扇子的小宦官們,則趕緊清理場地。
雖說陸止當初是從兵仗局陸懷手中走出去的,但如今陸止畢竟已是皇上身邊的人,偷懶摸魚之事,還是能不讓他看見,就不讓他看見的好。
小宦官們顯然對這套流程熟悉至極,眨眼間就收拾的妥妥當當。
陸懷微微蹙眉,低聲詢問哲安:“你把我回宮的事告訴他了?”
“沒有呀!”哲安也是一頭霧水,“我沒知會他,也告訴和中、和清、陳定不許報信。”
陸懷輕嘆了一口氣,點了點頭,“定是有其他人去說了。”
陸止如今身居高位,自然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