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第1/3 頁)
第22章 劉氏的孩子
沐蘭娘然雖只是去啐罵,幫不上別的忙,但身為大姑有這份氣性,已屬難得了,至少她一直當沐春兒是沐家女兒。別的人要麼知道管不了懶得管,要麼是沒那閒工夫,沒工夫做無價值的事情,任由慘況持續。只有蘭娘脾氣暴且直,一直被劉氏當炮筒使的人,才有這份氣性。
到這裡,沐淳大概摸出好幾種古代村姑的不同秉性來。
沐蘭娘略抱了抱尚未滿月的沐秋兒,拉著妹妹芳娘當日就回家去了。家裡的劉氏可真是離不得人,馬上就要生了。
巧得很,劉氏生娃比顧氏輕省太多,雖作了諸多過場,還是在鬧了個把時辰後就把孩子生了下來,趕上沐蘭娘姐妹倆到家的當口兒上。
自然沒啥意外,是個女兒,是個一出生把穩婆都嚇了一跳的女兒。
說好的兒子呢?說好的夢見蛇了呢?劉氏一如鋸了嘴的葫蘆,然後又在看完女兒的模樣後直接暈過去,但頭是自己埋到被子裡的,不知是太累還是沒臉見人,反正是裝死去了。
講述那日情形的是幫沐二郎種地的唐小郎家娘子,當時她就在場。因為沐老孃萬分信任大媳婦,出於兩個兒子成婚好幾年都只得一個孫子身板不硬的考慮,想揚眉一回,就把村中住得近的婦人們都請來幫忙,於是老多人一塊兒看了一場好戲。
唐家娘子還道劉氏和沐家人全準備的男娃衣賞,在鄉裡可算是精貴了,穩婆給娃穿衣時手都是僵的,活像是那穩婆對不起劉氏似的。
真不知劉氏早前是哪來的自信,沐淳百思不得其解。想到沐老孃和一眾沐家人當時的心理活動,有種啼笑皆非之感。生活遠比書本精彩呀,好想笑怎麼辦,哈哈哈哈……
以沐二郎和顧杏娘當前的性子,照例是你沒送禮,咱也不會送去討嫌,親兄弟處得連遠房親戚都不如。
得到這個準信兒後,顧杏娘憋了五六年的鬱氣怕是都要給吹散,當天晚膳多吃了兩個糖水蛋多喝了一碗雞湯。沐二郎送了五朵頭花給幫著帶信的唐家娘子,並邀請她有空常來玩,千萬別客氣。
顧杏娘道:&ldo;許是還以為我們不知道吧。&rdo;
沐二郎答:&ldo;那咱還是送只花兒給小侄女?&rdo;反正本錢又沒幾個。
沐淳嘴角噙笑:傷口撒鹽有助於消毒。
顧杏娘手一揮:&ldo;送!&rdo;哎喲劉氏,你也有今天。
這邊兩口子還沒高興幾天,顧家就有惱人的訊息傳來了,開心的時光總是太短暫。
顧仲勛接回付氏,重新領了婚書,顧家二房破鏡重圓。
顧杏娘心裡膈應得當日少吃了兩個雞蛋少喝了一碗雞湯。見誰都不順眼,見誰都橫眉冷對,令得沐二郎走路躡手躡腳,進出都是倚著牆根兒,靠挪。
沐淳見她爹接連幾日都瑣著劍眉,一臉的陰鬱,她也沒招兒。這個時代沒有親子鑑定一說,況且二舅顧仲勛猶如一塊渾身起稜角的頑石,在任何沐家人包括她這個孩子面前,從沒給過好臉色。愈是無能的男人,在有些方面愈是心胸狹窄得驚人,同時在某些方面,又偏執得發狂。
如今和付氏又復了婚,以付氏的手段,定是挑唆得顧仲勛更為憎恨小妹顧杏娘一家。然而沐二郎並不是為這個原因陰鬱,顯然是揪心二舅兄落到付氏那樣的女人手中,明知那是個蕩婦是根吸血螞蝗,也無力阻止從而心有愧疚罷了。莫說他無法在二舅兄面前提付氏,倘若真提了,估計迎接他的也是顧仲勛的大柴刀。
便也只能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了。
眨眼又快過年,六坐八爬,沐秋兒已經會爬了。穿得厚,兩隻小短手在小棉衣外被迫呈&ldo;丫&rdo;狀,嘴裡時常啊啊咿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