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不可言冰(第1/4 頁)
脈衝星,一種高速旋轉的中子星。
在太空中並不少見,早在2022年時,人類就已經在太空觀察中發現了6百多顆脈衝星。
這類極端天體能夠週期性發射脈衝訊號,直徑大多為10千米左右,自轉極快。
而且並非所有中子星都是脈衝星,當恆星體積越小、質量越大,它的自轉週期就越短,脈衝訊號也就越強。藍星自轉一週需要差不多二十四小時。而脈衝星的自轉週期竟然小到零點零零零幾秒!要達到這樣的自傳速度,連白矮星都不行。
所以只有高速旋轉的中子星,才可能扮演脈衝星的角色。
但如果僅僅如此,脈衝星也不過如此而已。
比起曾經陸羽在意識生命體聯盟遇到的磁星而言,脈衝星在宇宙中更像是隨處可見的極端天體,並不能讓陸羽對它多看一眼。
但七號顯示的這顆脈衝星,竟然以宇宙通用語言正向著整個宇宙播放著資訊。
至於內容就更加奇怪了。
冰?冰塊?
水凝結而成的固體嗎?
這玩意在大宇宙中不能說是隨處可見吧,也能說是遍地都是。
想要製造冰塊也更簡單了,大量的氫原子和氧原子相互反應結合生成水分子後再低溫處理就能得到冰。
別說已經使用脈衝星發廣播的文明,連這樣的技術都沒有?
陸羽看了看眼前的全息投影,又看了看七號,總覺得應該是有個地方搞錯了才對。
“冰!沒錯就是冰啊!”
七號小嘴一硬:“按照通用宇宙語言翻譯過來,就是冰塊,水的凝結物!”
倒不是陸羽懷疑,只是太過匪夷所思。
想了想,便也把這條資訊轉給了零號基地。
“……冰?”
“對於已經能利用脈衝星廣播的文明,我們認為他們定義的【冰】極有可能與我們人類定義的冰有所不同。”
“但……也極有可能是引誘廣播,以文明水平低來誘使周圍收到廣播的文明前往到……”
以正常的邏輯而言,以行星級文明的水平是無法發出面向宇宙的電磁波資訊,因為這些電磁訊號在太空環境中依舊會衰減的厲害。
以藍星為例子,人類在20世紀開始使用電磁波為基礎的通訊科技,到20世紀中葉前後將電磁訊號融入文明生活中。
到如今21世紀,已經有了上百年的使用歷史。
電磁波在真空環境中能以光速傳播,那以藍星為核心,周邊近百光年內如果有文明的話,那麼它們已經收到了電磁訊號。
但實際上,人類的發出電磁波最多能到奧爾特星雲就會衰減到盲音,再也無法讀取出任何的資訊。精華\/書閣·無錯首發~~
除非人類真的能發現太陽能量鏡面增益反射效應,並進行了型文明能級的發射。
不然從比鄰星觀察藍星,只會看到那裡一片寂靜,沒有絲毫文明的痕跡。
行星級文明對於宇宙而言就是寂靜無聲的細菌,想要發出屬於自己的聲音都無比艱難。
眼前的這個文明已經開始發出自己的聲音,甚至還是使用一顆極端天體。
當初六級文明的青族都只能吸收一顆恆星來作為引力波廣播的能量源而已,這個文明已經能改造一顆中子星來來做廣播站,以此來推算,極有可能是已經掌握空間技術的河系級文明。
而現在,廣播出來的資訊卻想讓其他文明教導他們製作冰塊。
這就是有意思了起來。
剛剛還以為全無收穫的陸羽一下子有了興趣。
倒不是他大膽了起來,單純是銀色星辰號用實踐證明了掌握了空間技術的高等文明似乎也拿它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