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頁(第1/3 頁)
&ldo;你還記得佩芸嗎?&rdo;
又林點了點頭:&ldo;記得。&rdo;
於家表姑娘這麼性格鮮明的一個人,見一次就讓人印象深刻,很難忘記。
說起來她和大太太不愧是姨甥,兩個人的脾氣都霸道,簡直是一脈相承。也不知道是當初張氏姐妹就脾性相近,還是於佩芸在朱家住得久了,行動作派都和這位姨媽越來越象。
又林只知道她嫁了人,夫家姓劉,據說家境還不錯。
但是石瓊玉為什麼現在特意提起她來呢?
&ldo;以前都小,孩子氣,總是吵嘴。現在想想,她也命苦,母親早亡,繼母和父親對她都不好。就說她的親事吧,原先的情形你心裡有數,我就不多說了。&rdo;
是啊,原先大太太很想讓這位外甥女做自己兒媳婦的,於佩芸和朱慕賢堪稱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了。初到於江的時候,朱慕賢做小伏低委曲求全,這又林都看在眼裡。
&ldo;父親既然不親,又是後娘,真有那十全十美的好親事,哪會輪得著她頭上呢?她繼母還不得先給自己親生女兒打算?&rdo;
又林輕聲問:&ldo;她嫁的……不好嗎?&rdo;
石瓊玉搖搖頭:&ldo;那家兒子多病,親事定的又急,知道的人都說,是抬一房媳婦回來沖喜……&rdo;如果運氣好,說不定能保命,運氣不好,趕著成了親,說不定也能留個血脈。
又林眼睛微微睜大:&ldo;現在呢?&rdo;
&ldo;她已經守寡了,你還不知道吧?要不是有孝在身上,你到京裡的時候,她也該露面。今天這樣的場合,也應該能見著。她這麼年輕,又沒有孩子,大抵在婆家是守不了的。可是回孃家……孃家也沒有她的容身之處啊。&rdo;
又林還真不知道這事!朱家那些下人雖然嘴碎,但是胡媽媽也不是什麼事情都能打聽到的。
於佩芸今年能有多大?還沒二十呢!孃家人明知道這不是條好路,還把她給推過去,根本不顧她的死活。婆家人也不過是想沖喜順便留後,對她肯定也不會好。
‐‐可是石瓊玉為什麼要特意和她說這些呢?她絕不是個會無是生非的人,她會說,那代表這事兒必然會影響到她的生活!
石瓊玉看了又林一眼。
她知道又林不是個蠢人,聰明人總是一點就透,不必說得很深。
又林臉上還帶著笑容,心裡卻翻騰開了。
這位年輕守寡的美貌表妹沒了去處,能怎麼辦?她想做些什麼?
這事兒根本不難猜。又林甚至想到了許久之前的一件往事‐‐
那會兒家裡不是來了位客人麼?老太太的孃家親戚,那位姓陸的表姑姑,和現在的於佩芸,境遇何等相似。只不過於佩芸比她更要年輕貌美,還沒有孩子拖累。再說,姓陸和老太太不過是遠親了,於佩芸卻是大太太嫡親的外甥女兒,養在身邊這麼些年的!
現在大太太是生她的氣,可是畢竟她們感情深厚。如果……
主人家遣了人來傳話,說是要開席了。
第181章
因為人多廳上坐不下,宴席還擺在了花園裡。雖然天氣熱,但是好在紮了棚子,倒不象廳裡似的那麼擁擠吵攘。劉家還請了個小戲班子,演的都是些喜慶的戲目。又林長在南邊,到了京城之後還是頭次聽戲,和於江的大不一樣。唱腔,劇目,扮相,都差得遠。她本來對聽戲也不熱衷,慢慢悠悠的一拖三嘆,她實在沒那個耐心。眾人一起向壽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