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頁(第1/3 頁)
&ldo;有什麼好奇怪的?那麼多的獨身主義者和不婚主義者呢,還有無性戀。我不明白為什麼人們的眼光總是集中在戀愛上面,明明有更多有意義的事情可以去忙。&rdo;
瑪格麗特是真的不能理解這些人的腦迴路,就像八卦報紙上那些暗示她和裡奧因戲生情的報導。她對此從來都是嗤之以鼻的。如果不是為了形象需要和對裡奧的愧疚感她根本就不會去上那個《奧普拉脫口秀》,還在超過五千萬觀眾面前演一場可笑的秀。這不僅是因為練習在親吻的同時給櫻桃梗打結練得她嘴麻,更因為她並不喜歡把自己的生活擺在大眾面前任他們品評。
她都能想到這場脫口秀過後人們對她的評價,一個調皮可愛,但是又聰明上進的勵志女孩兒。這和那些用炒人設來拉高自己人氣的明星有什麼區別?哦,當然有,至少她的人設不是那麼高大全,布萊恩他們也沒把她塑造成一個完美的偶像,她還是有缺陷的。比如說她會為了一件《星球大戰》的初版周邊而死皮賴臉的作弊,作為一個加州理工學院的高材生她喜歡的也不是需要坐在音樂大廳裡聽樂團演奏的古典交響樂,而是那些經常出現在體育賽事裡的搖滾樂。
相對於那些被塑造成完美偶像在雲端飄著的明星們,布萊恩和他的團隊們讓她的形象更加的接地氣,除了她的事業和學業之外,她和一般人沒什麼不同,就像那些普通的中產階級的家庭出身的孩子一樣,這至少讓她以後的行為不會被拘束的太厲害,人設也不會崩掉而造成不好的影響。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嘆了一口氣,瑪格麗特對造成這些麻煩事的罪魁禍首的厭惡感又增加了幾分,下定決心絕對不讓對方稱心如意。
第95章
《奧普拉脫口秀》的後續效果在繼續發酵著, 美國人民越來越喜歡瑪格麗特,用一句韓國娛樂圈的慣用語來說, 她現在大概也和國民女兒差不多了。而且這種喜歡還是全年齡段的, 迷弟迷妹們遍佈各個年齡階層,尤以四十五以上的中老年人居多。上帝視角來看,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 瑪格麗特的中老年人偶像的帽子是摘不下來了。
《羅密歐與朱麗葉》的票房也繼續一路高歌挺進著,增長的速度讓人完全不能相信這是一部已經進入了第三週放映的小成本文藝片。各個票房預測公司紛紛排出自家的王牌分析員去各大電影院門前蹲點,以圖搞明白為什麼這部完全不具備大賣要素的片子居然能夠逆襲十二月份的市場。看這票房漲的,都快跟上湯姆&iddot;克魯斯的《甜心先生》了,人家可是真正的美國甜心, 都紅了十幾年了。
一切事情的發展似乎都是那麼的美妙。連媒體上面都是各種讚美她的好話,什麼雖然有一張漂亮的臉蛋兒, 但卻更加註重演技的磨練, 曾經在百老匯出演過大受好評的《安妮日記》;在完成繁重的學業的時候,還經常觀摩以前那些經典影片裡精彩的表演來揣摩演技,是一個認真生活努力學習的好姑娘,就因為她根本不像很多童星那樣小小年紀就酗酒、嗑藥。在此期間好幾個有過墮落史的童星們都被拉出來做了一番比較, 躺槍人物無數。
甚至還有影評人分析她的演技到底是屬於表現派還是體驗派,結果得出了一個方法派的結論。這條新聞瑪格麗特覺得應該是布萊恩或者是阿瑟找人幹的, 因為奧斯卡近幾十年來最推崇的演繹方法就是方法派。
一件一件的報導讓瑪格麗特頭暈目眩, 忍不住感嘆美國的媒體真是毫無節操,想要捧一個人真是什麼花樣都能玩的出來,就像他們想要踩一個人的時候什麼惡毒的話語都能從那張被箱水母親吻過的嘴巴冒出來一樣。在這個好萊塢明星陽盛陰衰, 女明星青黃不接的年代,瑪格麗特成了他們最好的娛樂目標,媒體們就像對待十多年前的湯姆&iddot;漢克斯那樣的吹捧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