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書院開考(第1/2 頁)
六月底的長安,繁華似錦,人流如織。 外地前來考試的學子們也已紛紛到了長安。 《長安快聞》已經連續四期進行報道渭南書院,把書院建設完成情況,先生教席招收情況,考試安排等進行跟蹤報道。 特別註明了一下,各地前來考試的學子如果在京沒有親友、盤纏不足的可以前往逍遙樓,由逍遙提供食宿。 頓時長安市民一片叫好,外地學子也是感激莫名。 還真有這種學子,千辛萬苦趕到長安,卻發現盤纏用盡,長安米貴,居大不易,正自彷徨時,得知可以前往逍遙樓得到安置,頓時群體湧往逍遙樓。 這些人佔比很小,但考試學子基數太大,即便只是很小的比例,換成絕對數量,也很可觀。 束掌櫃也是嘆了口氣,這個主子掙錢是一流,研究出來的菜式日漸獲得好評,更別提獨家擁有的高度酒,讓逍遙樓日進斗金。 但敗家也是一流,這麼多人湧進來樓裡來,逍遙樓已經人滿為患了,為此不得不停止營業,用來招待這些學子。 只是全數都要管吃住,不知要花費多少銀錢,哎,束掌櫃也是一聲嘆息,有些牙疼。 逍遙樓內,一房間內住了兩名學子,其中一位說道:“銘德兄,你對物理這塊的考試如何看待?” “天明兄,這個物理相當深奧啊,號稱研究天地萬物之理,學習了數日,隱有所得,但只恨我等晚來了些時日,雖有教材在手,但也沒有全數學會啊。” “嗯,今年是第一年,我等是第一批,要吃些虧,但大家也基本一樣,沒有足夠的時間來領悟。” “正是如此,我等多看看書,期待能夠考上。” 七月初一,卯時初,天已大亮。 渭南書院大小門全開,迎接各地學子入考,此次考試學子經統計共兩萬餘名,按進場順序分配好各自的考場和考號。 教室是不夠用的,很多是在空地擺上桌椅開考,空地上方佈滿了遮陽物,每張考桌提供一罐水供解渴。 “噹噹噹”書院鐘聲響起,姚思廉率領陳敬元、秦嶺三隱,以及此次招聘過來的知名教席,李泰、魏哲等人一併出席開考儀式。 只聽姚思廉大喝一聲:“上香” 三根粗大的龍涎香隨即點燃,姚思廉執香對著天地三拜,說道:“蒼天后土為證,我渭南書院今日開考,將稟承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對每一名學子平等相待,若有違背,天下共棄之。” “髮捲,開考。” 粗大的龍涎香插入院前高臺,香燃燼則考試時間到。 眾學子紛紛開啟試卷,開始答題。 經義題共五道: 一,對“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義”的領悟; 二,以《餘雪》為題作一詩賦; 三,民之於官何位; 四,試陳教農之策。 五:有征無戰,道存制御之機;惡殺好生…眷言籌劃,茲理何從?” 大意是:國家面臨外敵入侵,但國內從百姓到士兵們都厭戰。這種情況下,是否應該武力還擊?或者委曲求全,談判解決問題?再或者你有個什麼樣的兩全其美的應對之策? 本次考試偏重策論,經義題和詩賦題只各佔一題。 至於算學、物理題全是李泰出的,李淳風給加了一題天文學的哲學命題,李泰也是看不懂,藥學方面的則是孫思邈出的。 書院半山腰的001號小別墅內。 李二和長孫在裡面各個房間轉著甚是高興,李二直呼青雀有心了。 這是此次渭南書院所有小別墅中最大的一棟,房高四層,足足有二十多個房間,足夠李二一大家子人住了。 一層外還有個小農莊,從二層開始均有陽臺,各層均有兩個或以上衛生間,抽水馬桶也給裝配上了。 只要輕輕一拉馬桶上方的拉繩,抽水馬桶中會自動流出大量的水,把桶中穢物衝淨。 僅李二這幢別墅,鋼筋水泥等都是自家的,只以成本價計,也花了不少於千貫,要是按市價,估計李二買不起。 只是李二是書院的名譽院長,按李泰制訂的書院規矩,也是擁有一套別墅的,當然就不僅是居住權了,李二看了好,誰也搶不走。 其實李泰更多是為長孫準備的,長孫長居宮裡,經常來書院裡散散心,有助於她身體健康,若按史載,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