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各方反應(第1/2 頁)
長安,翌日清晨。 一場小雨過後,市民發現城裡多了不少小報童,這些報童們頭戴紅帽子,手中捧著報紙在叫賣。 “賣報嘞,賣報嘞,《長安快聞》報,長安最新訊息無所不包。” 賣報嘞,賣報嘞,朝廷政令最新發布。 賣報嘞,賣報嘞,渭南書院物理考試內容在此。 … 今日長安城出現了上百個賣報童子在售賣《長安快聞》。 這些報童都是逍遙樓束掌櫃僱傭的一些小孩,年約十歲上下,都是出自一些窮苦人家。 昨夜《長安快聞》在各方確認無誤後,首期便印刷三萬份,快馬送至長安。 報紙僅定價一文,很是便宜,共八版,相當於後世四張A4紙張大小。 一些小吏、舉子、商販等人看了後,僅僅是看到這麼多紙才賣一文,頗有些感興趣,頓時買了下來。 開啟一看,發現裡面分版塊。 首期《長安快聞》裡面包括政令版、強國富民版、教育版、街談巷議版、商業資訊版、奇談怪論版等多個版塊。 政令版今天重點刊登了朝廷要繼續普及曲轅犁的舉措。 曲轅犁,長安人都知道了。 報紙上說,朝廷要將曲轅犁繼續在西南、南方各道推廣,讓農戶在秋耕前用上曲轅犁。 同時,今年糧食豐收,朝廷的常平倉已經放開收購糧食,保證按市場價購入,維護市場穩定,防止穀賤傷農。 這兩條政策均得到了長安市民的一致認可,穩定的糧價才是社會發展的基礎。 “咦,常林兄,看看這裡,教育版,裡面是渭南書院物理入學考試內容。”一位舉子說道。 “什麼?考試內容怎麼會刊登在此處?”被叫作常林兄的舉子一聲驚呼。 看了看,這才弄明白,這裡面只是考試框架,包括聲學、力學和光學等不太理解的知識。 報紙說得很明白,需要考取渭南書院的學子們,可以到逍遙酒樓、如意酒樓領取相關書籍。 “這便好,走,我們去這兩家酒樓領取書籍去,馬上就要考試了,領完書籍馬上學習便是。” 而商業資訊版上刊登的都是一些商業資訊,諸如南方發現新的瓷窯礦脈,未來瓷器或將再出精品;南方水果豐收,但苦於無處銷售等等。 商人便是大感興趣,以往收集這些資訊的獲取,都要花費的昂貴的代價,包括時間、人力和物力等。 現在一文錢便到手,極為划算啊,所以今天購買報紙最積極的便是這些商人。 強國富民版,李泰自己寫了一篇文章,說明國家要強國、要富民,便要研究天地萬物之理。 比如用曲轅犁提高我們的農耕技術。 比如用煤餅和爐子讓我們免受冬季酷寒和煤毒之苦等等…。 只是街談巷議版的內容讓萬年縣衙難受了。 看看報紙上面說的,金婆婆家的母雞連續數日生下雙黃蛋,鄰居家待產婦女都排成隊去摸這隻雞。 這個可以有。 但你非把孫老九家的耕牛丟了三天,官府還沒幫忙找尋到也刊登上去是什麼意思? 要知道孫老九家的牛,我們一直在找,只是沒找到啊。 但對於農戶來說,耕牛便是一家子最重要的財產,便是市場上也值個二三十貫,相當於後世的寶馬車了吧?所以,這個屬於重大案件,一直沒破案,地方官也是頗為頭疼。 被《長安快聞》這麼報道後,更是壓力山大。 奇談怪論版上刊登了李泰前世看過的一篇小說:《白蛇傳》。 這篇小說好啊,男男女女都愛看,裡面有男有女有愛情,有人有蛇有神仙,有藥有醫有武藝,大家都可以從適合的角度找到自己的代入感。 李二退朝後,看了看內侍給自己的《長安快聞》。 其實上面的內容,李二已大概瞭解,尤其政令版,自己還親自看過。 只是沒看過完整版,看了看手中兩大張報紙,便問道: “報紙售價幾何?發售幾許?” “回陛下,售價一文,首期發售三萬份。” 嗯,不錯。 只是這個售價確實低了,看來青雀說前期會賠本,此言不虛,只是不知他說後期能賺錢的方法是什麼? 售價低廉,才有更多人買,發售數量愈多,才能擴大影響力。 當看到孫老九的耕牛丟了三天,縣衙沒有找到後,李二便是暗道,這下萬年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