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第1/3 頁)
&ldo;唉!我倒想叫他師傅,只是他不準,他說我不算他的徒弟,只是酒肉朋友……&rdo;夕文說完,又連著嘆了好幾口氣。
&ldo;啊?還有人教了本事不願當師傅的?&rdo;
&ldo;是啊,有趣吧?前面就到村子了,你運氣夠好的話,便能見著他。&rdo;
第25章 天上
天上,講究一個慢字,因此我們經常叫天天不應。
……
天上。
月老行在第三層雲天往第二層雲天去的長廊上。
同眾多經卷或誌異類文書上描述的一樣,縱觀整個天界,只有上三層雲天的景緻才能代表天庭的壯麗華美。
對功量尚淺的小仙來說,能夠一睹上三層雲天的風貌便是最值得炫耀的事情,把守天門的職務也曾因此一度緊俏。
不過那是很久前的事了。
那時渴望成仙的人很多,每一秒都有因為各種各樣緣由結了仙緣的凡人飛升上來,那時的凡人們也遠比現在可愛,偶爾聽聽他們在神明前許下匪夷所思的願望也是一大樂事。
那時下凡的神仙更多,凡人講究日行一善,神仙則講究普度眾生……
再後來,出了那事,仙佛的名聲地位在人間一跌再跌,最低迷的時候,香火只有鼎盛時期的一半吧,不,可能還要少。
一千五百年,幸好記憶不隨輪迴而轉生……月老的四方步邁得穩穩的,邊走邊掐算著月老廟新進的香火。
算到喜樂處,衣袂也隨仙氣飄起來,在幾近透明的長廊裡劃出銀亮的影子。
長廊是天界的一處奇景,在第三層與第二層雲天之間懸著,即使在最末一層雲天也能望見,那壯美的一串銀光。
四壁通透,如冰晶雕成,行在其內,可觀日升日落,雲霞彩霧,星辰月引等諸般變化。
其實雲天之間本不用長廊,因為駕雲便是仙家最微末的本事,但這條長廊,卻是有典故的。
那時天庭初具規模,由三大帝君主管,分別是掌管天庭司物的東華帝君,掌管天界兵甲的關聖帝君和掌管人間疾苦的純陽帝君。
人間忽遭雪患,民不聊生,死傷無數。
災禍來得突然,雲霧低卷處,有妖氣森然。三位帝君坐不住了,翩翩行至雲霧最厚重處,東華帝君動動眼皮子,關聖帝君長槍一挑,挑出一條汁水淋漓的巨龍。
龍雖降了,但風雪依舊,東華帝君引了太上老君的八卦爐來,也只暖了一時,融化的冰雪又匯成河流湖泊。
腳下怨聲載道,三位帝君聽得真切,只急得武將出身的關聖帝君團團亂轉。
純陽帝君看著紛杳不停的漫天雪花,不言不語,只自懷裡抽出一方絹帕,抽手抖開,空中拋去,絹帕幻化成無邊大,將雨雪盡數兜了。
東華帝君看著純陽帝君將兜滿冰雪的帕子收回,揣進懷裡,驚問:&ldo;這許多冰雪你打算如何處置?&rdo;
純陽帝君唇色青白,不待答話便一個猛子向雲天深處鑽去。
東華帝君與關聖帝君趕到時,一掛筆直晶瑩的冰雪長廊已經橫貫天際。
純陽帝君在冰晶後露出影子,悠悠飄至近前,唇色已恢復鮮潤,悠然道:&ldo;早就嫌這段太長,這樣甚好,閒時還能觀景。&rdo;
後來據目睹此事的眾仙說,純陽帝君彼時站在一朵白雲上,全身上下被冰雪的光輝映成了純白色,那華光,比日後成了玉皇大帝的東華帝君還要懾人吶。
後來月老下凡時,曾特地在漆黑的夜晚向天空張望,竟能隱約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