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頁(第1/2 頁)
因為它所享受的待遇還明明白白的寫在祖訓上,且特意註上後代不得更改!就怕委屈了親姊。
宣平帝咬著牙不敢開口,他怕自己一開口就要罵出聲來。
哪個帝王希望頭上懸著把劍?
偏偏金鑾殿文武百官他人人皆可罵,唯獨這一人不行,因為這人是帝師,天子之師。
天子也是人,不敬師長,言官的筆桿子正盯著呢,他又不是閒的,整天去和言官們掰扯。
&ldo;……太傅,此事事關重大,容後再議。&rdo;
太傅立刻皺起了眉,&ldo;就因為此事事關重大,不可拖延,昭和公主行事無忌,民間早晚引起非議,正需要陛下為公主正名。&rdo;
宣平帝幾乎要噴出一口老血,太傅是他的老師,雖是虛職,但在讀書人心中地位極高,可以想見,太傅的意見傳到民間將會引起怎樣的轟動。
第51章 道姑公主(十三)
太傅為人嚴謹認真, 認定的事少有改變, 便是當初面對宣平帝時,雖是恪守君臣之別,但也不曾有一點放鬆要求。
這一點, 卻是讓當時的先帝十分滿意, 還曾多次要求年幼的宣平帝對太傅恭敬, 聽從太傅教誨。
宣平帝對太傅是敬重有加,若是別人敢提出這等建議,宣平帝定然大怒,想也不想就會拒絕, 並對此人不會有什麼好臉色。
換了太傅, 宣平帝卻不得不考慮再三, 哪怕這建議是他一丁點都不想聽的。
尊師重道,連帝王也無法避免。
早朝在讓人窒息沉默的氛圍中散了, 太傅年事已高, 他的小兒扶著他離開,不禁低聲道,&ldo;父親, 您這是在做什麼?明知陛下不喜。&rdo;
他聲音裡帶著懊惱, 又有不解。
太傅對著來往行禮的官員們輕輕頷首, 一邊才慢慢回道, &ldo;我只是覺得她擔得起那個位置而已。&rdo;
具體為什麼, 他卻是不再說了。
另一處, 宣平帝回到御書房, 這一路已經將他心頭的憤怒消退,身為帝王,喜怒不形於色已是本能,但他眼角卻帶著厲色,鋒銳刺人,&ldo;去查查,昭和何時與太傅有了交集。&rdo;
顯然並不相信太傅今日早朝的理由,雖然也說得過去,但兩人若是不相識,太傅也定然不會注意到昭和。
太傅得他敬重,卻是最知分寸之人。
&ldo;是,&rdo;鄧總管心頭駭然,恭敬應下,他今日就站在宣平帝身側,再沒有人比他更清楚太傅開口之時那十二冕旒下難看的臉色。
太傅和昭和公主都身份尊貴,出行也有僕從環繞,行蹤好查又不好查,從明面上的行蹤來看,兩人並沒有什麼接觸的機會。
可若是隱瞞身份,輕車簡行,那就難辦了。
結果還未查到,朝堂之上卻是僵住了。
太傅是天下讀書人楷模,為官者也都是讀書人,哪怕只有十分之一尚未被官場侵染,擁護太傅,所造成的影響也是不可小覷的,何況遠不止十分之一。
而剩餘的十分之九之中,至少還有一半的人袖手旁觀。
再有的,心思難辨。
宣平帝最是瞭解太傅的性子,他三番兩次召太傅進宮,明示暗示,太傅依舊固持己見。
而拖的越久,對宣平帝越不利。
那日早朝,太傅明確指出了昭和公主的功勞,前朝餘孽的事情顯於眾人面前,不提她清掃江南官場,只這一件事眾人也不好對她詆毀。
更不要講昭和公主在江南被百姓奉若神明,民間甚至將她抓捕犯官的故事編成話本,在茶樓酒肆傳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