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第1/3 頁)
趙德芳聞言瞥了她一眼,面色如常卻硬是讓凌楚楚覺得他生氣了,只是這生氣的原因比之那龐大人的目光更加令人費解:她說錯算了做錯什麼了嗎?為何一向溫和的八賢王會對她生氣?
不過那一眼也不過是轉瞬既過,快的除了凌楚楚本人其他人甚至都沒察覺半分:&ldo;包拯,你們堅持的是你們的公道,無關國界無關其他。而他,是龐大人,大宋的樞密使,掌管著大軍無數,看多了戰事的慘烈,比起兩個高麗人的清白,他更在乎天下百姓的安寧。你們敢說,你們的堅持就比他的高貴嗎?&rdo;欣賞歸欣賞,他卻無法容忍任何人對那人的不敬的。
&ldo;難不成讓我們眼看著那兩人被冤枉也不說話嗎?更何況他們兩人已經夠可憐的了。&rdo;凌楚楚是個少女,還是個懷春的少女,對於苦命的戀人總會多出幾分感性的同情。
&ldo;可憐?&rdo;趙德芳轉身,目光悠悠的落在了湖面之上,夜晚的湖面在燭光的籠罩下疊盪出層層疊疊的凌光,&ldo;若真起了戰事,這大片江山將會滿地屍骨,百姓們流離失所無所歸依,你們的父母、兄弟、姐妹、朋友,所有人都可能成為累累白骨之一。到那個時候,更可憐的是我大宋的百姓,他們何辜?就因為他們不在你們的眼前,所以你們就可以完全的無視?凌楚楚,這世間的公道,並非只有你們堅持的那一個,你們是對自己問心無愧,可是有些人,他們面對的是大宋的天下,你們可以不贊同他,可是身為大宋的子民,沒有人能夠指責他半分,他為這大宋的江山付出的不是你們可以相提並論的。&rdo;
&ldo;可……&rdo;
&ldo;楚楚。&rdo;包拯拉住了還想說什麼的凌楚楚,對著她搖了搖頭。
&ldo;包拯,我很欣賞你們的堅持,只是,我永遠只會站在他的那邊,因為我一直與他站在一樣的高度,看的都是一樣的景色。&rdo;看的相同,所想所求也就相似了。身處在他們的位置,早就拋棄了無謂的良善。
&ldo;八賢王!&rdo;不可置信的驚喊了一聲,一直以為八賢王和他們是站在一個立場的凌楚楚失聲問到,&ldo;你不是支援我們的做法的嗎?&rdo;
&ldo;並非支援,只是欣賞罷了。&rdo;搖了搖頭,趙德芳回頭,被燈光籠罩的側臉隱隱的透出了什麼,只是在這夜色之間看不清晰,&ldo;凌姑娘,永遠不要如此武斷的去評判他,在你們安寧而平靜的生活在大宋的土地上時,當你們和你們的親人團聚在一起時,你永遠不知道他為此放棄了什麼。&rdo;
他永遠不曾忘記,在那人第一次下令將人斬首之後那人慘白的面容和夢中無措的囈語糾纏了那人整整半年,他也無法忘記,那人為了公務而徹底未熄的燭火。還記得初時,他還未對那人如此上心,是以並不知道此事,直到飛燕拉著祈兒過來哭泣哀求著讓他想想辦法,他才知曉那人為了國事付出了多少的心力,有的時候徹夜未眠,為的不過只是擔心自己的判斷出錯,才一次次的思考,做出各種的推測,再三琢磨最終才敢在摺子上批閱定案。
自從那次之後,他開始經常在夜晚來到那人房前,看著映在窗戶之上的影子直到天明,漸漸的,這成了一個習慣,直到發現這個習慣自己已經戒不掉時,直到發現自己已然把那人看的太重時,他才闖門而入,以調侃的姿態強硬的阻止了那人這種幾乎自虐的行為。那時候起,他才發現,原來那人付出的比他想像的要多的多,只是那人從不把這些示人。
&ldo;如若可以,誰不願隨心而為?初時,他也曾像你們一樣無所畏懼只求公正,可是責任越大擔子越重,留給他的束縛就越多。朝廷給他的、百姓給他的、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