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頁(第1/3 頁)
衛琳琅並不怕太后汙衊,天下的人都誤會她也沒有關係,衛琳琅最怕的是康熙的懷疑和猜忌,太后的話,無疑說她實際已經成為了後宮第一人,這種話,加上衛琳琅實際的後宮獨寵的地位,要是康熙在生出一些別的想法,她和兩個孩子,不等長大,就活不下去了。
衛琳琅想了一回,低聲道;&ldo;皇上,我想給胤禩求個恩典。&rdo;
康熙嗯了一聲,問道:&ldo;想求什麼?&rdo;
衛琳琅掙脫了康熙的懷抱,跪在地上,鄭重的道:&ldo;我想求皇上給胤禩指婚的時候,千萬別給他指滿蒙八旗女子做嫡福晉。&rdo;衛琳琅打聽了,幾位皇子阿哥的嫡福晉,身份都很高貴,解釋滿族的世家格格。雖然自順治朝以後,康熙就沒有蒙古的高位妃子,那也康熙這些年對蒙古的打壓,這些入宮的蒙古的妃子們的身份普遍偏低,但是,皇子們的身份在那裡擱著,能跟蒙古聯姻,必是王爺家的嫡女,就算是被變相的剝削了的繼承大位的資格,該皇子的身份也會被提起來。
衛琳琅研究了多次,發現漢軍旗裡的女子,是胤禩最好的聯姻物件,至少她們的身份地位就是一個弊病,不會給胤禩添任何麻煩。
康熙歸位坐好,他知道衛琳琅必是會提出一些莫名的請求,只是卻沒有想到是這個。衛琳琅想要胤禩遠離朝政的心思,康熙也猜測到了,原本是有些惱怒的,給不給是一回事,要不要卻是另一回事了。可是,隨後想到衛琳琅這些年的作為,康熙也釋然了,她本身就無意於榮華富貴,而自己欣賞的也正是這一點,對於兩個孩子們的歸途,烏力吉已經是要做大用的了,胤禩?能照顧一些,就照顧一些吧。
康熙習慣了舉一反三和對所發生的事情來個猜疑,太子的嫡福晉人選已經訂好,就等瓜爾佳氏年齡到了就可以大婚,正是漢軍旗石文炳的女兒,他的祖上卻是瓜爾佳氏。瓜爾佳氏從金朝就名人輩出,到現在更是有許多分支,漢滿姓氏俱有,星羅密佈在滿蒙漢八旗之中,瓜爾佳氏各支尤以蘇完瓜爾佳氏為尊。
石家也正是蘇完一脈,石家屢次上書,要求改回滿姓,但是康熙卻給駁回了,康熙只答應其家族可以享用瓜爾佳氏。
由此說明,漢軍旗,並不是衛琳琅理解的那樣,就是靠軍功或者恩典,被抬旗進來的純粹的漢人。她們的女兒一旦嫁給了皇子,這個皇子也就失去了繼承的資格,當然,康熙到現在還沒有想要廢除太子胤礽。雖然太子胤礽這幾年有點讓康熙鬧心,但是,就康熙左思右想給他安排的婚事來看,對胤礽還是寄予厚望的。
康熙看著鼓足勇氣說完話,就一幅視死如歸的,五體投地的匍匐在地,不敢抬頭看他一眼的樣子。康熙知道,衛琳琅這話出口,有點孤注一擲,也是沒有把握的。
只是,她打算是威脅死諫,還是來個哀兵之策呢?
只是,康熙想,若是衛琳琅知道了漢軍旗裡那些顯赫的家族,她還敢給胤禩求這個旗的女子做嫡福晉嗎?當然,康熙不會以為憑衛琳琅的腦瓜,可以想到這些彎彎道道,他只是想看看,衛琳琅到底會為兒女做到什麼程度,會不會為了孩子們和自己較勁翻臉?
衛琳琅只是想試試,一來是表明自己和胤禩並沒有野心,另外,也真想把胤禩的福晉早早定下,把郭絡羅氏從噩夢裡趕走。可是,康熙坐在上面並不吱聲,衛琳琅趴在下面有些下不來臺,想了半晌,微微的抬起頭來,看著康熙的御足,諾諾道:&ldo;奴婢擅越了,妄想幹涉皇子的婚事,還請皇上責罰。&rdo;衛琳琅說完,全身都跨了下去,這一次是真的&ldo;五體投地&rdo;了,
康熙心頭一樂,才剛伸出點爪子,就又縮了回去。憑衛琳琅這性子,康熙要是真要是把胤禩推了出去,不出幾天,衛琳琅就先倒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