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頁(第1/3 頁)
衛琳琅猝不及防,趕緊偏身躲過,開玩笑,皇子未封爵之前,等同於親王,烏拉那拉氏身為皇子嫡福晉,身份地位高出衛琳琅不少,她怎麼敢受烏拉那拉氏的禮,衛琳琅忙道:&ldo;四福晉你這是折煞我了,讓我如何敢當,說實話,你所說的照顧四阿哥多年,只不過是一點小事,舉手之勞而已,而且,要不是皇上的吩咐,我也想不起來,你要知道,我這些年也一直不清淨,除了能給四阿哥做幾身衣服,其他的也做不了什麼。&rdo;衛琳琅半真半假,抬出了康熙,也是想透過烏拉那拉氏來告訴胤禛,她這麼幾年做下來即使奉旨辦差,又是勞心勞力,看將來胤禛敢不敢賴帳。
烏拉那拉氏一聽,更是有些暈頭了,雖說胤禛自小抱給了佟佳皇后撫養,和德妃不親,但是佟佳皇后去後,胤禛的生母德妃娘娘尚在,且胤禛的玉牒未改,什麼時候都是德妃的兒子,康熙不讓德妃照顧四阿哥,德妃貴為一宮之主,自然是有能力照顧胤禛的,但是康熙卻讓自己的寵妃多照顧胤禛,這到底是康熙對德妃的失望?還是他對衛琳琅信任有加?要知道,後宮裡最忌諱的就是皇子和庶母妃之間的超乎尋常關係的交往,別說胤禛和衛琳琅之間沒有血緣關係,就是其他的宮妃娘娘們會見親生兒子,身邊都不得離人的。烏拉那拉氏想到自己進宮幾天的遭遇,心裡大概有了一點譜,原來,自己聽到的宮女們私下裡議論德妃的東西,大多竟然是真的?
德妃果然對胤禛刻薄寡恩,難怪胤禛對他一直親近不起來,大婚第二天自己去太后磕頭時候,太后千叮嚀萬囑咐一般說的要自己好好照顧胤禛的話,今天烏拉那拉氏回想起來,果然是有些語重心長的。烏拉那拉氏心裡不免替外表向來雲淡風輕的胤禛心疼起來,難怪他不管任何時候見到誰都是冷漠的樣子,起初烏拉那拉氏還以為自己做的不好,不被他歡喜,一直努力的在胤禛面前顯示自己的賢良,不管每日去奉承德妃,還善待胤禛在她以前納的女人。
今天才知道,原來胤禛的心裡是那麼的苦。不過,烏拉那拉氏心裡又為難起來,即使德妃刻意為難自己和胤禛,那她也是胤禛是生母,就算是被康熙改了身份玉牒,也改變不了胤禛是從她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若是離的遠也罷了,在這後宮之中,母子相處過於淡漠,只會讓人笑話胤禛不懂事,婆媳關係不好,沒有人去指責德妃半點不是,畢竟她是長輩,烏拉那拉氏想到自德妃被罰抄經書以來,後宮裡的人看她的眼神,誰會體諒她才是那個受害者?
兩人一路說笑,烏拉那拉氏被衛琳琅引到了內室入座,衛琳琅知道烏拉那拉氏今天有話要說,等宮人上好了茶水點心,就揮退了她們,眼看著烏拉那拉氏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不禁體貼的道:&ldo;你也知道,我雖然白擔了個寵妃的名聲,卻也是個安分守己的,只是人言可畏,有時候不得不受點委屈,咱們娘們在這後宮裡都是不易。今天你既然過來,必定是有事相求,你不妨說出來,我若是能幫忙,定會助你一助,到不一定是我多事,只是皇上以前有話,要我多照顧著四阿哥一些,你是他的嫡福晉,我自然也要幫襯一二的。&rdo;
衛琳琅知道康熙為了胤禛和別的原因容忍了德妃多年,只要胤禛還在,大概還會隱忍下去,所以也有把握只要說辭得當,完全可以替德妃求求下人情來,她並不要德妃的感激,只是希望胤禛能夠欠下她一個人情而已,所以心裡希望烏拉那拉氏千萬不要不好意思,有事就說,幫忙了就得記下人情,留下將來好換回報的!衛琳琅可是知道,自古以來,人情債還不起的,生怕烏拉那拉氏改了主意,巴不得德妃抄一輩子佛經,不求她幫忙了,所以把幫助烏拉那拉氏的話說的理所當然,而且也是輕而易舉,必會成功的。
烏拉那拉氏擔心多天的事情到了衛琳琅這裡居然迎刃而解,她一時百感交集,眼淚汪汪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