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頁(第1/2 頁)
不過崇禎皇帝的心裡可是一點兒不冷。皇家學院可以說是自己兩條線佈局中最重要的那一條。
廠衛和新軍,是武力保證自己的安全,而皇家學院,則是用來給現在的儒家敲喪鐘用的。
一路疾馳,此時仍可見建奴圍城所帶來的惡果。路上不時可以看到被拆毀的村莊,也不時可以見到頂著嚴寒在收拾廢墟的百姓和京營的兵卒。
由於在拆毀燒掉京城外地村莊之前,崇禎就曾說過要動用內帑來幫助百姓重建家員,所造成的一應損失也由皇室內帑來補齊,因此百姓們倒是滿懷著希望準備等開春之後好重建家園,畢竟此時的皇帝在百姓的心目中是屬於口含天憲,言出法隨的神聖存在。
直到臨近下午了,崇禎一行人才到達京南的皇莊。
整個京南的皇莊原本便佔地極大,堪比一些小鎮一般地規模,足以保證在皇莊內能放下足夠多地人馬以及足夠多地部門機構。
只是此時,京南地皇莊已經不能稱之為皇莊,便是稱之為皇家學院也不妥當。
整個皇莊已經被水泥砌起來的城牆圍住,而且一反常態,並不是傳統地四方地城牆,而是採用了少見地五角型地稜堡結構。
十面城牆,緊緊地將五個城門保護起來,任何一個城門面對攻擊之時,都將同時受到兩邊城牆上的攻擊。每段城牆之上,都佈置著為數不少地火炮。
至於負責守衛地陣容則更加嚇人,錦衣衛與東廠、西廠、內廠地人手交叉巡邏,確保沒有一個死角地存在,一個小小地皇莊,其防護程度甚至可與皇宮大內比肩。
皇帝到處,槍炮退彈,弓弩落弦,乃是定製。騎在馬上地崇禎皇帝眼見著王承恩被廠衛一連查了四遍身份,確認無誤後,整個皇家學院這才解除了戒備,開了正門恭迎皇帝入內。
整個皇家學院內,仍然隨處可見工匠們在忙碌,就算是天氣寒冷無法正常施工,這些工匠仍然會每天在中午暖和的時候施一會兒工,到了下午再將施工後的地方用草氈蓋上,因此竟是沒有耽誤了皇家學院的整體進度。
皇家學院的一間作坊裡邊,崇禎拎著手裡槍管細長的火槍笑著對徐光啟道:「徐愛卿,你們做的不錯,這短短一個月不到的時間,這槍便造了出來,不錯,不錯。」
徐光啟卻躬身道:「啟奏陛下,此事若是臣自己,怕是還造不出來,卻是多虧了東郊先生之助力,這才造了出來。」
崇禎好奇道:「東郊先生?」
徐光啟道:「正是東郊先生。東郊先生本名畢懋康,字孟侯,號東郊。原萬曆二十六年進士,官至山東巡鹽御史,現在乃是白身。臣與之有舊,故而求了他來幫忙,這才造出了這火銃。」
崇禎一聽是叫畢懋康,便仔細想了想。結果發現還不如對畢姥爺的印象深刻,腦子裡對這個畢懋康也只是知道這麼個名字,知道是個玩火器的好手,其他的便沒有了。
既然腦子裡印象不深,估計是不知道哪個角落裡的鹹魚,崇禎也不再多想,乾脆笑道:「當官又有什麼好的?安心做個皇家學院的院士,見官便大了一級,豈不美哉?既然這東郊先生出力甚多,便不可不賞。如果如何升賞,徐愛卿回頭上個摺子給朕。另外,倘若這火槍搞的好了,朕又何吝封爵?」
等徐光啟躬身應是後,崇禎又道:「這槍現在能用麼?可能安排人試射?」
徐光啟聞言,回道:「啟奏陛下,可以安排試射。」
崇禎聞言,便笑道:「快,安排人試下一下,朕要看看這槍到底如何。」
經過一番折騰,終於準備好了靶場試射。一應人手,都是宮內跟著崇禎過來的內廠太監,這些人可謂是崇禎最為信任的一批人手,可以確保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不會把槍口對準崇禎。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