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瞞天過海(第1/3 頁)
商量完“未來如果朝廷還要瞎折騰,應該如何應對”的預案之後,
第二天,李素就帶著張純的人頭,以及劉備的表功奏文,由趙雲護送去薊縣,跟劉虞彙報工作,順便請命越境追擊烏桓叛軍殘部烏蘇。
而劉備,則留在襄平安民、收拾地方,順便按他跟李素商量好的辦法,準備人事方面的後手對策。
李素離開後第三天,也是又一波糜家商船隊運糧到遼東、並且運走戰場繳獲富餘馬匹的日子。
因為海船開不進小遼河支流,所以糜竺的船隊只運到遼隧縣、遼河分叉的地方,後續到襄平的最後二百里水路,由劉備的人以內河小船轉運。
為了這事兒,在之前叛軍修築的遼隧沿河要塞附近,漢軍動用民夫擴建了一個商船碼頭,短短半個月就儼然形成了一座商港小鎮,作為河海轉運的所在,看起來欣欣向榮。
劉備也為此特地從襄平策馬二百里返回遼隧,只為了跟又一次親自押運船隊抵達的糜竺說些心腹之語。
糜竺頗感意外,看到劉備連忙行禮:“府君有事,召竺前去襄平拜見即可,何必紆尊親自來訪。快請快請,樓上坐。”
遼隧商港小鎮裡,如今居然都建起了一座二層的酒樓,也是糜家的配套產業。
雖然比不了在徐州的奢侈場所那麼奢華,卻也比襄平城裡原本的飯館客棧有檔次,是糜竺專門生意上待人接物的場所。
劉備親自來,當然要給最好的待遇。
二樓最好的雅間裡,賓主坐定之後,劉備開門見山:“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張純雖定,朝廷折騰未止。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備也不能不早做打算。
備是征戰廝殺之將,牧民理政非我所長,迄今全賴伯雅、子敬與子仲出謀周旋。今上春秋已高,況近聞京中傳言龍體每況愈下,弱再亂命調備移鎮它處平叛,則遼東之地非腹心之人不能託付……”
糜竺聽到這兒,呼吸也是微微急促起來,不過他很有自知之明,連忙表明自己沒有野心:“縱如此,伯雅當世大賢,素以知天命、有謀略聞於天下,又與府君投契數年,豈不得以大事相托?”
劉備擺擺手:“正因伯雅與我投契過深,恩若兄弟,此天下皆知。若是真到了朝廷疑我割據之時,留下伯雅也是無用,正需明面上官場與我合作不久、看似並無深交,但實則年長德韶、君子可託之人。
真萬一到了那一天,此人無需進取,只要謹守地方、保境安民,使遼東為世外樂土,而伯雅之才在進取而不在守成……”
劉備把話說到這個份上,還是如此私密推心置腹的話,糜竺就算是傻子也反應過來了。
他就是靠投靠劉備走上官場的,這些年來他在徐州的生意雖大,卻一直擔心天下紛亂無法守住家業,沒個安全穩固可以保住富貴的根據地。
遼東這地方,可以作為戰馬和牛羊、毛皮生意的貨源地,做海路生意本來就會來到。
又對外與世隔絕,對於守財奴來說實在是個好地方。尤其是糜竺掌握了加裝了穩定鰭的沙船建造技術,那是李素點撥他的,至今一年來保密工作都不錯,論海路行船的穩定性,糜家敢說自己是大漢朝第二,就絕對沒人敢說第一。
有這幾點條件,如果遼東可以作為糜家保住產業的大後方,那得是多大的恩賜?
另一方面,糜竺好歹也算是比千石左右的官員了。
雖然他這個官從來都毫不避諱是“為朝廷賠本辦事、捐錢辦事”而得來的,而且資歷不久、升遷太快。
但是在靈帝駕崩之前,這層保護色卻非常好用。因為劉備和李素一向來有“不納修宮錢”的清德之名,這就容易讓人覺得糜竺跟劉備只是買賣合作關係,而不是私相投效。
自古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