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幡然醒悟(第1/2 頁)
宋悅意狡黠一笑,“以前在榆林的時候,我的養父母便是鹽商。我從小受他們薰陶,對這方面的感覺特別敏銳。” “哦?二妹妹回宋家後難道想重操舊業?” “豈敢。更不敢在四哥面前班門弄斧。” 宋執不禁重新打量了她一遍,少女明豔而靈動,露齒而笑,和小時候的悅意有點像,讓人感覺陽光明媚般,令人甚感心情愉悅。 總的來說,雖有一張和悅意一樣的容顏,卻是截然不同的性格。說實話,他喜歡和這樣坦率的晚凝說話。 他笑道:“那二妹妹的意思……” “我的意思是,不管我們宋家是不是鹽商,我建議四哥都趕緊儲存一些鹽。” 宋執像聽到什麼可笑的事情般,搖了搖頭,“二妹妹,你的這個想法絕對不切實際。首先不說我們宋家不是鹽商,就算是,每年的鹽引也是有份額的。有得吃就不錯了,還囤鹽,你不知道我們大梁差的就是鹽麼?” 宋悅意笑道:“我知道。大梁鹽池匱乏,除了東北邊近海的地方可以產些海鹽,便是隨州的湖鹽。東北的海鹽不僅是邊城百姓的供給,主要是給軍營。而隨州的湖鹽產量雖然還不錯,但是並不能供給整個大梁,每年朝廷都還會向巴虜和魏國大量採買。所以要囤鹽,不僅官家不允許,也可以說是無鹽可囤。” 宋執好笑,“既然知道,那你還說?” 宋悅意剝了顆晶瑩的葡萄慢慢吃著,思索著該怎樣跟他說起。 在謝家臥床的三個月夢境中,她曾夢到謝璟令與她成婚後,使計讓她過繼了慶哥兒。 為了慶哥兒能認宋家的門,下半年差不多也是這個季節便帶著她和慶哥兒一起回了上京。 她記得到上京沒多久,太子急功近利,為貪圖多些建樹,也為了從老百姓的日常用度中搜刮更多的錢財充盈國庫,便讓人提出了把鹽“官制民賣”的建議。 並且得到不少朝臣的附議和贊同。 那時謝璟令已因為找到林都尉之故,投靠了太子。 太子得這一助力後,即便有寧王反對,這個遺禍百姓的新政竟也被順利地推行了下去。 直至市面上鹽的價格飛漲,百姓苦不堪言…… 可是現在事情卻已是大不同。 謝璟令改投寧王,寧王一趟隨州行,在青龍幫和蔣忠義都向他投誠的情況下,隨州湖鹽幾乎已在他的掌控之下,他定然不會讓太子的新政輕易推行。 所以一旦太子讓人提出食鹽“官制民賣”,寧王的反制將會雷霆而至。 她不敢預測後果會如何,但是據她那位新交的朋友推測,多半會傷及無辜的百姓。 更有甚者,寧王說不定最後還會大獲全勝! 這是她最不願意看到的局面。 當初在隨州,若不是有寧王和寧王妃的干涉,她何至於吃這麼多苦? 又何至於險些慘死洞底? 她非聖人,謝璟令和寧王以及寧王妃的所作所為,她做不到一笑而過。 一旦有給他們找不痛快的機會,她都不想錯過。 何況她此番作為,還能有利可圖。 她想了一會,方拿微溼的軟巾揩了揩手指,“四哥可有聽聞過礦鹽?” 宋執點頭,“這個自然有聽說過。不過礦鹽有毒,食之者不僅渾身發紫,還會拉肚而亡。” 宋悅意朝他勾了勾手指,附在他耳邊低聲道:“我有一朋友,能把有毒的鹽製成比官鹽還精細的優等鹽……” 宋執大吃一驚,“二妹妹可不許騙人……” 宋悅意眨眼笑,“四哥覺得我有必要騙你麼?我還指望著這個活計能為我們賺銀子呢。” 宋執先是還欣喜了一會,感覺有大把的銀子在朝他飛來,轉而理智一回來,卻又在搖頭。 “就算能把礦鹽變成能吃的鹽,沒有官府允許,我們也賣不了。否則還要擔上販賣私鹽的罪名,得不嘗失。” 宋悅意成竹在胸道:“有些事都是講究契機。據我所知,迄今為止,大梁境內偏西的野人山就有鹽礦。四哥可以先行買下那邊的礦山,把前期的準備做好。時機一到,我們只要放出話,定會有人求著你開採製鹽,還無須擔上販賣私鹽的罪名。” 宋執沉吟,“買下礦山倒沒什麼。可是二妹妹又如何斷定會有這樣一個契機?買礦山的銀子可不少,萬一沒有的話,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