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無中生有(第1/2 頁)
第七十六章無中生有
王穿一開口到是語不驚人死不休,王穿是超越道教與佛教來說,不論是修佛與修道,其實都是殊途同歸的結局。
他並不否認道的存在,也不否認佛的存在,而是把道佛合一,把那個客觀存在的虛無作為修佛與修道的終極,只是修佛之人稱之為“佛”,修道之人稱之為“道”。
佛家所說是“空”,道家所說是“無”,同時從宇宙起源來看,無論是道也好是佛也罷,其實都不可能有另外的解釋,世界起源必然只有一個根源。
“說得好,統領大人確實讓人意外,殊途同歸,這是本僧聽過最大膽的解釋,也是最超脫的解釋,與眾不同。”
妙相此時第一個對王穿表示認可,說明王穿的話確實給他極大的震驚。
向來佛道兩教一直相鬥,若只說修行過程,那麼誰也不會在意,可若說追溯終極,那麼誰也說服不了誰。
當然中國人是炎黃子孫,這一點誰都不可否認,而且縱然是信佛之人,其實他們也不會完全否認中國人骨子裡的道家之氣,包括一些民間流傳的傳說。
所以中國人佛教其實已非是完全與印度所傳入的佛教一樣,中國的佛教之所以能生根發芽其實還得感謝中國人一直代代相傳的黃老之術。
“你說殊途同歸,那麼老身想問施主,道為何物,佛為何物,為何會殊途同歸呢?”
皇康妃此時也是十分好奇,轉過身來看著王穿,眼中充滿了疑惑。
王穿一看,此時也是站起身來對著皇康妃一揖道:“小人見過皇康妃。”
“不必多禮,多禮就著相了,以後也不必叫我皇康妃,老身只是代發修行之人,法號慧明,以後你就稱為慧明師太即可。”
慧明師太說完臉上也是微微透著一點興奮,對於王穿的話,除了剛才的妙相十分欣賞之外,她也是十分欣賞,而且因為她並沒有妙相那麼聰慧,所以還不能完全領悟王穿話中之意。
至於皇上朱由校則並不言語,獨自盤坐在龍椅之上的蒲團上,微閉著眼,像是在禪修,又像聽著王穿的話十分平靜,一點也不意外。
王穿知道,朱由校其實更傾向於道家思想,畢竟黃老之術是天子治國之綱,中國曆代天子都是如此,縱然像大唐玄宗李世民也是一樣,雖然宣揚佛教,可他治國所用皆是道家思想。
之所以宣揚佛教,是因為佛教勸人向善棄惡,宣揚輪迴轉世,而且崇善佛教,燒香拜佛可以有求必應,這樣一來就無形之中消磨了百姓的反動情緒,讓大家不糾結於當世,而是期盼著往生,期盼著彼岸,實則是實實在在的愚民之教。
而朱由校之所以想做浴火飛鶯所體現的正是莊子逍遙自在的思想,只是他的所想表現出來的就是想做一個浴火飛鶯,可以飛出牢籠,脫出紫禁城像一隻鳥兒一樣自由翱翔。
“回慧明師丈,道是無,佛是空,無即空,空即無。”
“那麼既然道是無,你我又是什麼呢?
既然佛是空,那你我又身在何處?”
這是妙相之問,他較之慧明要反應快得多,所以很快就找到了問題的根源。
“哼,無中生有,身在空空。”
王穿畢竟科學的認知上要比妙相知道得多,至少知道地球在宇宙之中有如螞蟻一般,微不足道,那宇宙是什麼呢,當然是一個虛空了,只有虛空才能裝得下什麼太陽系,銀河系,甚至於仙女系等等星系。
若依此來論,那麼地球就如同飄浮在宇宙空間的一顆塵埃一樣,更何況於人了,自然是身在空空了。
至於說無中生有,其實到了後代已經不再有禪意了,反而成為一個相對於貶意的詞,可王穿此時自己說出來,才覺得中國的文化實在是太博大精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