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第1/2 頁)
侯玄演聽得鬚髮豎立,頭皮發麻。
少女見他面色駭人,俊朗的臉上變得猙獰,嚇得不敢再說。
道家,亂世下山救世,盛世閉關修行。佛教,亂世封山避世,盛世開山迎香火。佛前一跪三千年,未見我佛心生憐,並非塵世遮佛眼,原是未獻香火錢。道長一般都是仙風道骨,瘦骨嶙峋。而佛則是體態豐盈,肥頭大耳。何故?
「通知衙門,給我拆了這個淫窩,怡紅院老闆買賣忠良之女,罪不容誅。張文順那廝,勾結清兵,迫害忠烈孤女,把他家抄了,所有船隻收歸衙門。至於這群和尚,是時候整頓一下了!」
第67章 一本正經
寒山寺本是蘇州一處敗落的寺院,但是因為一首楓橋夜泊,成了文人名士聚集的地方。
侯玄演帶人進了寺裡,迎面一個僧人懶洋洋地倚在門口,閉著眼睛假寐。聽到腳步聲,猛然睜開眼,只見兇巴巴的一隊士兵,殺進了寺裡。
小沙彌怪叫一聲,忙不迭跑到寺裡報信去了。
侯玄演率眾進到寺中,只見正殿門口露臺中央,立著一個銅鼎,鼎上刻著「一本正經」四個大字。
侯玄演冷笑一聲:「一本正經,真虧他們說的出口。」
被他調來的捕頭楊青山臉色一紅,說道:「督帥,這是兩句話,背面還有「百鍊成鋼」四個字。」
原來這個鼎也是有典故的,還牽涉到佛道之爭。有一次寺裡僧人和道士起了紛爭,較量看誰的經典耐得住火燒。佛徒將《金剛經》放入銅鼎火中,經書安然無損。為頌讚這段往事,就在鼎上刻此八字以資紀念。
聽完楊青山的解釋,侯玄演更加鄙夷,不用想就知道這群印度阿三的粉絲,一定是用了江湖上下三濫的伎倆。若是經書燒不壞,和經書裡的內容沒啥關係,八成和書的材料有關。
一個白淨胖大的和尚,帶著一群僧兵,罵罵咧咧地趕了出來。
待他看到侯玄演身後的幾百人,都手執利刃,老和尚慌忙將手裡的棍子背到身後,神不知鬼不覺地丟在地上。
他單掌稽首高宣佛號,臉上似有瑩光流動,寶相莊嚴,如神佛附體。
「阿彌陀佛,施主前來鄙寺,不知所謂何事?」
侯玄演恍若未聞,轉身跟楊青山說道:「一會把這個銅鼎,運到武備司,我看能做不少箭頭。」
老和尚聳然一驚,一向都是他們算計別人的錢財,而且都是背後算計。這個年輕人,卻當著面商量起搶自己東西了。
侯玄演轉身往向他,吐了一口唾沫,罵道:「長得人模人樣的,可惜生了一副狼心狗肺。聽說你們和多鐸的兵合夥,要進獻一批我們漢家女子,給大清攝政王多爾袞?」
老和尚神色從容,淡定地說道:「施主不可輕信人言,我們寒山寺乃是天下十大名寺,寺裡僧人雖說佛法不甚高明,但是一心向善,萬萬做不出那等事來。」
侯玄演氣極反笑,也不揪出怡紅院逮住的和尚來揭發他。他笑吟吟地上前,指著銅鼎說道:「聽說你們寺裡有一本《金剛經》,丟到火中也燒不壞,是也不是?」
老和尚心中一喜,宣了個佛號,說道:「施主所言不差,來人啊,快去把寶經拿來,讓施主一看。」
他心裡想的是,讓侯玄演見識下燒不壞的經書,他還不心悅誠服從此禮佛敬佛。
侯玄演擺了擺手,說道:「不必了,既然是經久流傳的事,想必是真的。」
僧人麼都面露喜色,只有老和尚依然一副風輕雲淡的高僧模樣。
侯玄演接著問道:「紙遇火不焚,真是千古奇事。那你說,這是經書材質的緣故,還是經書內容的威力?」
老和尚呵呵一笑,說道:「自然是佛祖留下的經文顯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