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頁(第1/2 頁)
一九四三年至一九四四年西線的空軍
十分奇怪,有兩種步兵師,即空軍野戰師和傘兵師竟屬於德國空軍的建制。前者於一九四二年由空軍多餘的地勤人員組成。本來準備用作損失慘重的俄國戰役的補充兵員。這個師官兵素質很好,裝備精良,但大多數軍官和軍士是空軍出身,缺乏地面機動作戰的訓練和經驗。在俄國作戰,他們損失很大,戰績甚微。當時若將這個師作為新生力量輸送到步兵部隊,情況可能要好得多,但是戈林認為他們屬空軍建制,不讓他們編入陸軍。
傘兵的情況也是這樣。他們與黨衛軍的情況相同,是一支精銳部隊,他們頑強善戰,訓練有素,並配備有精良的地面作戰武器,但他們從未參加過空降作戰。
一九四四年春季,空軍第二防空軍解除了固定防空任務,被派到訓練營進行短期機動作戰訓練。以後,它的四個團中有三個駐在索姆河下游沿海地區,第四個團駐在貝葉附近,他們幾乎每天都要換防。
據說,當時西線駐有二十至三十萬空軍地面部隊和機場地勤人員。然而飛機數量太少,不得不放棄靠近沿海地區的機場,往遷法國內地機場。在一九四三年下半年到一九四四年,空軍恢復了對英國的空襲。一九四四年一月,&ldo;對英襲擊司令部&rdo;擁有五百二十四架飛機(百分之九十左右是雙引擎轟炸機),其中能參戰的有四百六十二架。從一月二十一日至五月二十九日,它們對英國進行了二十九次空襲,單對倫敦就空襲了十四次,平均每次出動飛機二百架。損失很大,戰果微小。英國譏笑這種空襲是&ldo;嬰兒閃擊戰&rdo;。一九四四年五月底進行了最後一次空襲,分別派出六十六架、六十五架和五十一架飛機。那時空襲部隊的飛機實力已減至一百八十一架,其中只有一百零七架可以參戰。
一九四三年至一九四四年西線的海軍
作為進攻手段,海軍是三軍中最弱的軍種。一九四三年,由於盟軍技術的發展,德軍潛艇過時了,潛艇戰遂告失敗。德軍潛艇一出水面航行,就會被盟軍裝備雷達的飛機和艦船發現。而在水下,它們一旦被盟軍裝備有先進的潛艇探測器的反潛部隊發現,也會因航速太慢而無法逃脫。當時正在給潛艇安裝一種&ldo;通氣管&rdo;,可使裝備柴油機的潛艇持續潛航,減少被雷達發現的危險。但只有一種完全新式的、水下航速高達十七節(一般為六節)的潛艇,才可望再次成功地進行潛艇戰。當時正在設計和製造兩種新型潛艇(xxi型和xxiii型),但第一艘新潛艇要到一九四四‐‐四五年冬季以後方可投入戰鬥。
當時,西線海軍的艦艇實力是:
約一百艘過時的潛艇
八艘驅逐艦和大型魚雷艇
五艘小型魚雷艇
三十艘電動魚雷艇
約五百艘戰鬥力很弱的掃雷艦和巡邏艇
部署在主要港口周圍的岸防炮連和防空炮連,以及沿海地區的許多雷達站均由德國海軍負責管理。海軍配備有完善的通訊系統,並配備了一些經過良好訓練的運輸營。另外,在荷蘭、比利時和法國東南部還駐有一些海軍訓練營,他們接替了陸軍的防守任務。
岸上的所有海軍人員(除負責岸防火炮的人員),都被編入負責當地防禦的&ldo;報警部隊&rdo;,以防萬一敵軍實施空降登陸或突襲。從理論上講,每個人都要參加近戰訓練和裝備必要的武器,但實際上既無訓練時間又很缺乏武器。
防禦計劃
無疑,依靠當時的部隊實施成功的防禦是困難的。顯然,那時最強大的部隊是機動能力和打擊力量都比較強的機械化師,成敗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如何使用這些部隊。所有的高階指揮官一致認為,在理論上,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