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頁(第1/2 頁)
&ldo;因此,很難看出繼續進攻有什麼意義,能達到什麼目標,特別是因為部隊力量消耗殆盡已經為期不遠了。到那時怎麼辦,現在就要作出決定。中央集團軍群據守著大約六百英里寬的正面,後方只留有一個而且是很弱的一個師作預備隊。在這種情況下,再加上軍官傷亡慘重,部隊戰鬥力大為減弱,集團軍群抵擋不住一次有計劃、有組織的進攻。由於鐵路不能使用,也就不可能使這拉長了的戰線準備打一場有效的防禦戰,也不可能使它在作戰中得到足夠的補給。
&ldo;我不瞭解陸軍總部的意圖,不過,如果要使集團軍群度過冬天保全自己,那就要派來儘可能強的預備隊,敵人一旦突破,能立即將其封鎖住,精疲力竭的作戰師能撤離前線,進行休整與補充。另一個絕不可少的條件是,鐵路運輸要搞得更加可靠,使前線部隊能定期得到補給,並建立起儲備點。如果這兩個條件滿足不了,那就越早選擇一條較短的、容易防守的戰線,預先為駐紮、補給、防禦作好充分準備,以便時機一到,就能在很短的時間裡將其佔領。&rdo;
同一天晚上,哈爾德將軍證實收到了這一電文。他說,電文的&ldo;主要內容&rdo;與&ldo;一個時期以來幾乎天天送來的那些關幹部隊情況的報告沒有什麼不同。陸軍總部對這些報告是很感激的。今天(馮&iddot;包克)的電文是個條理清楚、邏輯很強的總結。陸軍總部將毫不耽擱地將其觀點以書面形式再次呈報最高統帥部&rdo;。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一日,哈爾德與馮&iddot;包克討論之後,他的日記裡有以下記載:&ldo;從正面突破敵人設防的陣地,對於兵力不足的部隊來說,是一項艱巨任務。然而德軍現在如此薄弱,要這樣使用他們是絕對不行了。他們只能以小型的戰術進攻向前推進。一切進攻不得不從正面發起。……我要強調指出,對於兵力上的浪費,我們也是深感不安的。但是,我們必須使出最後一把勁,打敗敵人。倘若最終這一切明顯地變得不可能的話,我們將只好重新考慮。&rdo;在以後的幾天裡,希特勒發出的不是重新考慮的指令,而是質問,對次要問題橫加指責,提出的一些告誡對馮&iddot;包克那樣富有作戰經驗的陸軍元帥來說是根本不需要的。最後,馮&iddot;包克開始擔心並懷疑希特勒是否獲得了關於形勢的準確情報。因此,他採取異常步驟,打電話給希特勒的軍事顧問約德爾將軍(德軍最高統帥部作戰局局長),把部隊的狀況向他作了十分暗淡的描繪。但是,他所期望的停止進攻的命令並未下達。不過,他得到一個總的許可:當代價高昂的攻勢顯然無望取勝的時候,可以中止進攻。這個授權集團軍群自己確定的時刻,不久就來到了。
第四集團軍渡過納拉河發動的進攻開始是成功的,第四裝甲叢集利用這一成功也取得了少許進展;但是接著,這些英勇的部隊就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第三裝甲叢集也精疲力竭:其調頭南下的企圖在設有雷障的沼澤地區遭到挫敗,來自莫斯科運河方向的對其東翼的進攻越來越強有力。十二月三日,第四集團軍不得不從納羅弗明斯克撤到進攻發起地點。十二月五日,集團軍群司令命令第三、第四裝甲集團軍與敵人脫離接觸,並於隨後幾天撤到一條較短的從伊斯特拉至克林以東的防線。第二裝甲集團軍的處境也並不有利些。圖拉幾乎被包圍,阿列克辛被攻佔,而且敵人對北面與東面防守薄弱、婉蜒曲折的防線施加的壓力也在與日俱增。顯而易見,時刻都可能出現危險局面。因此,十二月五日,集團軍群批准了古德里安將軍的決定,放棄進攻,從突出部撤走部隊,緊縮戰線。
氣溫現已降到攝氏零下三十度,第二集團軍在此後幾天的撤退中,由於發動機在嚴寒中失靈,損失了大量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