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頁(第1/3 頁)
寧熹的手頓了頓,將手裡的帖子放到一側,雖然宋縝沒有明說,也沒有任何證據說明真相,但不管那麼有手段的是蕭迅還是他母親侯氏,這家人都不是好相與的。
宋縝點點頭,接著翻了翻,又撿出一份來,道:&ldo;文元樞,我大舅家的表哥,嗯,沒別的毛病,就是喜歡遊歷名山大川,一年有一兩個月在家就不錯了。&rdo;
&ldo;……&rdo;寧熹默默地將帖子放到旁邊去,在許多人看來,喜歡遊歷,不僅不是什麼毛病,而且可能是風雅或者不愛拘束的代名詞,然而在對女子重重限制的時代,若是嫁一個常年不著家的丈夫得承受多大的壓力?寧熹不知道什麼人能包容且支援這位大表哥的愛好,至少宋綰不是那個人。不過寧熹倒是沒怎麼聽過宋縝的外祖家,此時提到,便問道:&ldo;大表哥?我怎麼沒見過?&rdo;
&ldo;文家祖籍鳳州,五年前,我外祖父病逝,三位舅舅都回鳳州丁憂,丁憂期滿之後,大舅和二舅都求了外放,如今大舅在杭州做官,二舅在蜀州做官,三舅沒有功名,就留在鳳州了,不過大表哥今年要參加科舉,想來再過些日子就該進京了。&rdo;宋縝簡單解說了一遍,&ldo;大表哥今年二十有一,一來是因為外祖父的孝期,二來也是他常年到處跑的緣故,親事一直沒能定下來,想來三嬸也是因為這一層關係才將他的帖子也放了進來。&rdo;
寧熹點點頭,就聽宋縝總結道:&ldo;三嬸挑的人選,總體來說都是好的,比二嬸強多了,那傅家名聲雖好,可不說傅家大夫人那副被人捧慣了的驕奢習氣,便是那傅大公子也是個恃才傲物的,早年就仗著年歲小,放過非十全十美者不娶的話。當時雖然是隨口一言,但今日許多人搶著往傅家門前擠,也有是衝著這句話去的,彷彿嫁了傅大,就是十全十美的女子一般。&rdo;
寧熹扯扯嘴角,這傅家大公子也夠作的,每當遇見這種人,寧熹就覺得,這人遲早得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宋縝倒不是刻意打聽這些,不過是這個圈子裡來來去去也就這麼些人,不說多麼熟悉,至少都是認識的,至於其他的資訊,不要以為只有女人八卦,男人沒事也說人家家長裡短,宋縝自認為高階典雅,一向不參與人家討論,但坐在旁邊還是會留意聽人家說的。
差不多有些頭緒,寧熹盤算著明日去跟宋老夫人聊聊,最好在白氏跑去託關係給宋綰說親之前,能讓宋老夫人做主將宋綰的親事定下來。
次日一早,寧熹讓人送信回涼國公府,無非就是告訴包氏,寧思在宮中平安無事,叫她不必憂心。寧熹給包氏送信只是舉手之勞,沒想到當天下午,包氏讓貼身丫鬟,將壓箱底的古畫送了來,說是當做謝禮。
寧熹展開看了一眼,有些捨不得還回去了,只得嘆了口氣,讓人將畫收起來。帶這麼一句話當然不值得那麼貴中的畫,包氏的用意,無非就是寧熹若有機會,就去看看寧思,或者能託人關照一下寧思是最好的。
包氏遣了丫鬟來,除了表示感謝,並送上謝禮之外,還讓大丫鬟帶了一句話來,說是澄音公主讓人給涼國公府送了一些禮物,說是替皇后送上的賠禮。
寧熹微微皺眉,讓青枝送了人出去,還在回想包氏帶來的話。昨日寧熹沒有多想,寧思嫁入福王府是皇后提議的,隆盛帝對此比較滿意,婚事就定了下來。原本寧家沒什麼本事但好歹是個國公府,國公府嫡女嫁入備受打壓的福王府也算合理,但福王府有了反心就不同了。
皇后身為女子,對因為她的提議而無辜受累的寧思有些愧疚,寧熹覺得可以理解,但作為皇后來說,對寧思有些照顧,借著親女兒之口說一兩句抱歉的話,這就夠了。而如今,再借著澄音公主的手,往寧家送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