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風雲變幻,赤焰女皇(第1/3 頁)
接下來的數月時間,天下雖再無大型戰事,但風雲變幻之劇烈卻並不比此前小。
稷山城之戰後,碧海皇朝內部崩亂,金戈皇朝內部亦是陷入爭權奪利的漩渦。
而大周又進一步增強在西部邊境的軍力,以至金戈與碧海無力討伐,大周皇朝得以安穩吞下大楚皇朝之地。
在西方,由於金碧聯軍之援軍抵達,北牧皇朝見好就收,吞下了赤焰皇朝過半疆域後便不再動兵。
同樣,金碧聯軍也無心幫助赤焰皇朝奪取失地,局勢就此穩定。
四月中旬,歷經一月的扯皮,碧海皇朝內部仍舊沒能達成統一意見,最終爆發內戰。
四月下旬,由於金明昌集結力量不斷髮難,太子金明宇監國之位被金皇削除,轉而將監國大任賦予賢王金明昌。
五月初,碧海皇朝一眾皇子圍繞著皇位的角逐終於分出結果。
在此番亂戰中,共有五位皇子直接參與其中,還有八位皇子以從屬的身份間接參與。
最終,直接參與的五方中,有三方失敗被屠,獲勝者乃是碧海九皇子,其成功奪得皇位,即位為碧海皇朝新一任皇帝。
但這個勝利卻也只是一種元氣大傷的慘勝,因為另一方失敗者自封為鎮國王,並糾集支持者南下割據了碧海皇朝南部四州之地自立。
與此同時,西征在外的碧海皇朝大將軍也自立為碧海王,並割據了原歸元皇朝所屬的三州及碧海皇朝西部的三州自立。
最終,那位新任的碧海皇帝所能夠統御的江山竟只剩下五州之地。
這種情況下,無論是看疆域面積還是看軍力,他這位正統皇帝都只能屈居第二,反倒是那位自封為碧海王的大將軍成了最大的贏家、最強的勢力。
也在這一時期,大周皇帝周辛終於年滿十八。
不過周辛並未舉辦什麼典禮,只是在當夜臨幸了原大楚皇后安嵐,以慶賀大周全方位征服大楚……
之後的時間,大周、金戈、北牧三方都在全力消化所得,為將來的大戰做準備。
這其中,大周的發展自然是最為迅捷的。
首先,周辛下旨擴充四大軍團的規模,將軍力由此前的各二十萬擴充到了三十萬。
還有緹騎衛隊,也從三千擴充到了一萬,只不過裝備需要等到七八月才能武裝到位。
其次,黃泉閣在碧海皇朝的一系列舉動先後為周辛帶來一萬多點造反點,再加上之前的近四千點,以及在金戈皇朝等地方零星獲得的造反點,使得周辛兌換了八枚“果敢之士”的天賦珠,將四大軍團所屬盡數轉化為具備軍團天賦的強軍。
除此之外,還將緹騎衛隊的天賦珠擴充套件,作用在了所有成員的身上。
最後,大周壓軸方面的戰力體系也迎來了好訊息。
其一是在一個接一個靈物的匯聚作用下,靈泉之湖周遭的靈氣濃度快速上升,加速了培神類藥物的快速生長。
這一個變化所帶來的效果,便是加速了大周七八九品高手的成長速度。
其二則是偃甲術方面的突破,隨著周辛將那份自鐵狩皇朝得來的偃甲術傳承修復,偃甲一道終於有了體系成熟的傳承,大周的偃甲師已然接近百人。
這份傳承中所記載的神奇器械不少,其中就包括被廣為流傳的浮屠甲及黑凰武備。
這其中,浮屠甲最先被成功造出,黑凰武備則仍在摸索試驗之中。
除大周、金戈、北牧三方外,剩下的三方則各有“風格”。
鐵狩皇朝自始至終不曾參與到與他朝的亂戰中,因此可以說是餘力最足的一方,但他們也沒有什麼收穫,進步空間有限。
至於最後的碧海皇朝與赤焰皇朝,倒都可以說蠻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