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頁(第1/3 頁)
剛知道靈書是怎麼回事時, 程塵不過是事不關己地感嘆一聲, 蒲公有多少有趣的故事未見天日,大藍星的人們沒眼福,心裡未必沒有竊喜自己有發揮餘地的小心思。
歷經波折之餘,更是靠著蒲公的遺作救了自己一條小命,程塵下定決心要彌補這個世界蒲公的遺憾, 借中秋&ldo;文匯集&rdo;的好機會,讓老先生的名著&ldo;重見天日&rdo;,得以補全。
與陶淵明等&ldo;不知名先賢&rdo;可以任程塵瞎掰&ldo;先賢殘篇&rdo;不同,蒲老先生在此界歷史上小有名氣,文章脈絡和數量一清二楚,想再弄出些&ldo;蒲公遺作&rdo;, 這個操作難度就略大。
好在華國的文物、埋藏物等相關法律比較&ldo;配合&rdo;。
與種花家不同的是,華國合法得到的(並非盜墓等非法手段)埋藏物,如果原來屬於&ldo;無主&rdo;之物,排除直系後人繼承可能後,是承認發現者私人所有權以及土地所有人部分利益佔有的,並不是埋藏物一律歸國家所有。
當然珍貴的文物仍然有&ldo;國籍&rdo;,不經允許絕不許流出國境外。
蒲公遇難的那個山坳坳,荒僻得一塌糊塗,本人又根本沒直系後人。
所以麼……人生如戲,全靠演技!
鎮國安大師在蒲公遇難遺址悼念時,偶然發現了&ldo;蒲公遺作殘篇&rdo;是一件多麼令人激動,又讓人扼腕的文壇盛事啊!給國家補上點&ldo;發現費&rdo;,遺作自然就大師笑納珍藏了。
然後,我水藍星人民就有福了,蒲公《聊齋志異》經安大師補全後,再現人間!
你說這本&ldo;遺作&rdo;存疑?鎮國安大師都深信不疑,全力補遺,他沒事和去世幾百年又沒什麼大名氣的倒黴老先生開什麼玩笑?有這功夫他自己寫什麼不行啊!你想再檢測檢測老先生的&ldo;遺作&rdo;?對不住,私人珍藏,概不外借。
當然簡單走個過場,還是需要些道具配合的。比如&ldo;遺作&rdo;的載體、材質、筆墨等等,好歹也要讓大夥有個過得去的說法。要是假得一塌糊塗,不旦他這鎮國大師的名聲給抹黑,蒲公臉上也不好看啊!
紙張麼……
當日在還真老道的地下密室裡,他想續寫《嶗山道士》脫困,都沒捨得在這文物上寫,而是用自己的血撕了內衣&ldo;作續&rdo;。如今要造得像當年舊物,也只得拆舊物寫&ldo;新文&rdo;了。好在《嶗山道士》本身殘作故事不過寥寥近千字,這本札記倒還算厚實,足有二十頁,後面大多是泛黃的空白頁。
程塵看看手裡的,暗念一聲:蒲公對不住了,今天損您遺物,來日揚您威名。他伸手輕輕拆開札記的裝訂線,將最後十來頁薄薄的空白舊紙抽出,又重新將瘦身許多的《嶗山道士》重新小心裝回去。
這本真正的&ldo;遺作&rdo;字跡剛正鋒利,如斧如鑿,透著一股一往直前、堅定不移意味,不愧是《聊齋》的作者,這手字都比別人強上許多。程塵一邊認真裝訂,一邊發愁這字跡可有點難模仿。
他拿了幾張糙稿紙,抖著手用毛筆在上面仿寫……看著大大小小相映成趣的墨團,程塵搖頭自誇,果然是寫意&ldo;好畫&rdo;!
沮喪地把墨團團丟一邊,程塵也有些後悔當初沒選毛筆好好學習一番,現在怎麼辦?總不能拿出去自己複述故事讓別人寫,那以後等他補全《聊齋》,手上&ldo;遺作&rdo;卻是別人的字跡,萬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