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學當地人說話(第1/2 頁)
柳盼兒笑笑,“是啊,這位大嫂。我家主子從北方遷回來老家,我們是他們在北方買的僕人,口音不是這邊的,讓大嫂見笑了。”
“哦,原來這樣啊!”這位大嫂眼神有幾分自得,她是良民,比奴僕高人一等。
不過一想到對方有主子,那可是大戶人家,打狗還得看主人呢,不能欺負,說話還得客氣點。
就在排隊的工夫,這位大嫂跟柳盼兒聊了很多。
柳盼兒打聽到很多事情,比如買蔬菜種子,買油鹽醬醋,要去不遠處的那家雜貨鋪子;想買賣糧食,牛羊,要去東市;要買布,要去西市。
跟這位趙大嫂聊天的時候,柳盼兒也發現南方的百姓真的很富庶,就算普通的農戶家裡只要有幾畝地,就夠生活,還有盈餘。家裡勤快點,養蠶,家裡就能多一筆收入,過得頗為富足。
柳盼兒語言能力很強,基本上能夠聽懂趙大嫂的話。她又跟著打聽種植水稻和各種蔬菜的方法。
趙大嫂買了幾斤糧種,離開。
柳盼兒仔細觀察當地人在購買糧種的時候,說的那幾句當地話,小聲練習。
李大寶看著孃親認真地學習當地的語言,居然學得很像。
更讓李大寶感到吃驚的事情發生了,等到輪到他們買糧種的時候,孃親已經能夠熟練地用當地的語言購買糧種。
小夥計很忙,還以為柳盼兒是當地人,不敢欺負,也不敢少斤短兩,足額稱了一千斤的良種,裝在十個大麻袋裡。
牛車上放了六個大麻袋,地上放了四袋,等著李村長和李大山過來。
李大寶豎起大拇指,“娘,你真厲害,這麼快就會說當地話了。”
柳盼兒笑笑,“咱們想要留在當地,就必須學當地說話,否則永遠都不能融入這裡,被當地人排斥。你們還小,更好學,可別偷懶。”
李大寶點頭,用當地話跟柳盼兒說話,“娘,我知道了。”
柳盼兒稱讚,“也不錯,咱們趁著村長還沒來,仔細聽,跟著學。”
母子二人,都是聰明好學之人,很快就學到了很多句子,兩個人還互相對話。
李村長和李大山趕著牛車回來,兩個人都有些生氣,覺得買貴了,但又不得不買。
李大山跟李村長一邊把糧種搬到那車上,一邊嘆息一聲,“村長,咱們不會說當地話,吃虧了。”
李大寶點頭,“村長爺爺,咱們不會說當地的話,的確不好,以後咱們要經常學。對了,我娘有個好辦法,就算你們不會說當地話,但也不會被人欺負。”
李村長好奇,看向李大寶,問:“你娘有什麼好辦法?”
“我娘說,咱們是跟著主子一起南下的僕人,不會說當地話。當地人看在大戶人家的份上,也不敢明著欺負咱們。”李大寶回答,他從母親跟那個趙大嫂的對話,聽出來了。
李村長恍然大悟,“對,以後就這麼說。”
柳盼兒笑笑,“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不得已為之。咱們在當地安家落戶,就必須學當地的話。好了,大叔,你們看著牛車,我去買點蔬菜種子,再買點鹽。”
村裡人讓她捎東西,來縣城一次,能買的,全部都買。
因為柳盼兒從趙大嫂那邊學到了當地一些話,再加上各種油鹽醬醋和蔬菜種子的名稱,在雜貨店購買種子的時候,沒有被歧視,也沒被欺負。
李大山不由稱讚,“這元青家的,就是聰明,來縣城這麼短的時間,就能說當地話了。”
李村長也感慨,“這一路上,多虧了元青家的。識字又會算術,而且還會武功,出身一定不簡單,元青好運道,娶了這麼一個好媳婦。”
“只是這元青家的以前挺壞的,特別兇,對孩子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