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楞頭青年(第1/2 頁)
朱元璋淡淡的說道:“如此說來,朕做過和尚,做過乞丐,反而是美談了?”
李淦一臉肯定的說道:“是啊,難道這不是美談嗎?”
李淦如此理直氣壯,倒讓朱元璋有些懷疑自己的三觀了。
他沉思了一會,說道:“然而無論如何,這並非什麼值得誇耀的事。”
“當今天下,依然以和尚、乞丐為恥。”
李淦說道:“做和尚乞丐,或許不光彩。但是出身和尚乞丐,未必就不光彩了。”
朱元璋淡淡的說道:“這只是你的想法罷了。”
“天下人,恐怕並不這麼認為。”
李淦說道:“陛下,請問上古時候,茹毛飲血,衣不蔽體。無論男女,皆袒胸露乳,他們為何不覺得羞恥呢?”
“為何現在要將身體層層包裹,再也不肯示人呢?”
朱元璋一愣。
李淦又說道:“其實原因很簡單。”
“風俗觀念,無非是人的觀念。”
“只要改變所有人的觀念,那麼再不合理的事情,也順理成章了。”
“陛下何不嘗試一下,影響民心呢?”
“讓他們覺得,和尚出身,乃是真英雄呢?”
朱元璋很感興趣的問道:“如何影響民心呢?”
李淦說道:“小臣這些年在家中,左思右想,前思後想,已經有了一個大概的想法。”
“只不過,一直體弱多病,還沒有系統的整理。”
“如果陛下能給我一兩年,或者兩三年時間的話……”
朱元璋:“……”
好傢伙,想殺你還真是有點難了?
李淦乾咳了一聲,說道:“小臣在奏疏當中,故意寫了禿驢字樣,目的就是為了移風易俗啊。”
朱元璋:“嗯?”
李淦說道:“如果陛下都對這兩個字諱莫如深,小臣怎麼敢移風易俗呢?”
“如果不移風易俗,就算天下人不敢說出來,怕是也要在心裡嘲笑陛下。”
“而移風易俗一旦完成,他們對陛下,就只剩下稱頌了。”
“當陛下都不在乎這兩個字的時候,就再也沒有人能用這兩個字傷害到陛下了。”
“譬如,如果一個人無心之失,說出來了禿驢二字。”
“陛下哈哈一笑,置之不理。這是何等的大慈悲,大胸懷?”
“如果要有人不懷好意,故意謾罵陛下,說出來禿驢二字,陛下就用雷霆手段,將其誅殺。那就是殺伐果斷的雄主了。”
朱元璋哦了一聲,說道:“那應該如何判斷,此人是無心之失,還是不懷好意呢?”
李淦乾咳了一聲,說道:“如果此人活著,對大明有益,那就是無心之失。”
“如果此人死了,對大明有益,那就是不懷好意。”
朱元璋哈哈大笑,拍了拍李淦的肩膀,說道:“你啊,真是個妙人。”
李淦乾咳了一聲,說道:“多謝陛下誇獎。”
朱元璋說道:“因此,你在奏疏之中,故意寫上禿驢,是為了大明天下了?”
李淦小心翼翼的說道:“當然了,我也是有一點私心的。”
朱元璋:“怎麼說?”
李淦說道:“小臣自幼被家父教導,講究齊家治國平天下。”
“小臣從小,就想著輔佐聖主,做一個忠臣良將。”
“可是萬萬沒想到,我自幼體弱多病,別說輔佐陛下了,我連走出房門都做不到。”
“可是我這一肚子才華,就這麼浪費了嗎?”
“浪費了才華,我的損失不算什麼。大明的損失才大啊。”
“因此,我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