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徐公明關長生,棗樹相識性命相托(第1/6 頁)
獄卒帶著一個魁梧男人走過牢房陰森的甬道。
中年男人拿著一個包袱,神情緊張而忐忑,他來到了關羽的牢房外,獄卒開門,驟然的亮光下,中年男人適應了一下光線,才看到牢房中遍體鱗傷的關羽。
他手帶鐐銬,坐在牢房的一角,似乎正昏迷不醒。
這中年男人倒抽了一口冷氣,想不到,短短一年不見,關羽就被折磨成這副模樣。
牢門開啟了,這男人闖了進去,究是他也見過血腥,可此刻…竟不敢碰關羽的身子。
倒是關羽,迷離中微微的張開雙眼,輕撥出這男人的名字。
“公明?怎麼會是你呢?”
來人正是徐晃,字公明,他與關羽算是老鄉,均是河東郡人,只是他出生在楊縣,關羽出生在解良縣。
兩人相識是因為一次打棗,徐晃見關羽他力氣齊大,打棗也有章有法,他自己也尚武,於是就心癢難耐,兩人鬥了起來。
整整一百個回合,最後關羽略勝半招,不想徐晃一個不小心竟劈壞了幾棵棗樹。
主家來問,徐晃本欲說出實情,哪曾想…關羽只說是自己打棗時不小心劈壞了,可以留下來做工賠償。
為這事兒,關羽給主家做了一個月的工,徐晃便陪了一個月。
就是這件小事,讓兩人的關係迅速升溫。
兩人出身類似,又都武藝高強,彼此互相欣賞,漸漸的成為相交莫逆的好友。
近來,徐晃聽聞關羽在隔壁解良縣犯事兒,當即就趕來。
“長生,誰把你打成這樣?”
徐晃一時激動,握住了關羽的手臂。
關羽微微呻吟一聲,這下,他全醒過來了,他看清楚了徐晃,先是一愣,繼而慘笑。“你怎麼進來了?”
“牢獄中的刑吏有我的同鄉。”
徐晃看著關羽渾身的傷口,心痛道:“長生,你受苦了!”
“那群狗官想要讓跪下,呵呵,我關長生跪天、跪地、跪父母,唯獨不跪狗官!”
關羽長嘆。
來之前徐晃就從同鄉口中知道了一些,此番聽關羽講,更堅定了他的想法。
“長生,你再堅持下,事情有轉機,朝廷派下督郵來監察河東郡,第一站就是解良縣,聽聞這次的督郵,乃是潁川荀氏的公子,名喚荀彧,為人正直、善良,你再忍一忍,等他到了,一定能為你洗清冤屈。”
“呵呵…冤屈。”關羽搖頭。“冤屈就是‘官要民死,民不得不死’;冤屈就是‘官為刀俎,人為魚肉’!我只盼…只盼有朝一日能出了這牢籠,提一柄大刀,割下這些欺壓良善者的首級,也不枉我關長生於人世間走這一遭!”
“你不能這麼想,你素來重義,豈能願意揹負一個‘不義’的罪名,千載之後被世人恥笑麼?你日日讀《春秋》,月下讀《春秋》,《春秋》裡的那些英雄,哪一個沒有被人誤解過?沒有被人陷害過?他們何曾放棄過呢?”
徐晃還在勸關羽燃起希望。
燃起那對“公理”與“正義”的希望。
“我還能執著什麼?三日後,菜市口問斬的是關某?我還能改變什麼?”
關羽刻意的壓低聲音。
可每一個字出現在徐晃的耳中,依舊振聾發聵。
這是絕望者的吶喊麼?
就在這時。
“公明,快一點,被牢頭髮現就糟了。”
門外有牢吏催促道。
徐晃長話短說。“此地我不能久留,長生,我聽說這位荀督郵與近來聲名鵲起的玉林觀主有關,朝廷不會無緣無故的派下督郵,你不信我無妨,但你要信自己!誣陷就是誣陷,再怎麼去彌補,還是誣陷…”
說著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