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瘟疫之下,先救涿郡?還是南陽(第1/6 頁)
提到瘟疫。
在漢末,它還有一個名字叫做“傷寒症”,或者“寒熱症”,這與正處在小冰河期,被小冰期的古怪氣候肆虐的大漢息息相關。
按照《資治通鑑》、《後漢書》上的記載,東漢桓帝時大疫三次,靈帝時大疫五次,獻帝建安年間疫病流行更甚,成千累萬的人被病魔吞噬,以致造成了十室九空的空前劫難。
根據《晉書》和《三國志》記載,傷寒症在建安九年到二十四年時,長江以北的中原大地上就有兩千萬人因此失去了生命。
曹植在《說疫氣》中也寫到“家家有位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覆族而喪。”
就連世代醫學傳承的張仲景,他的家族原有兩百多人,在十年內被傷寒奪取了近一半的生命,這才讓他辭官隱居,潛心研究古籍,尋找治療傷寒的藥方。
人言三國時戰亂頻繁,死於戰亂者不計其數,可當真拿“戰亂死去的數量”與傷寒肆虐下“死去的百姓”相比,簡直不足十一!
記載中,這些巨大的死亡數字均是出現在建安年間。
但古籍中,還有一句話,尤以東漢靈帝時五次疾病流行規模最大。
這五次分別是指建寧四年(171年)、熹平二年(173年)、光和二年(179年)、光和五年(182年)、中平二年(185年)。
單單這五次大疫,死亡的人數就不亞於建安年間的兩千萬之多。
而這五次大疫中,又是光和二年,也就是今年的規模最大,死的人最多,不過七月蔓延整個漢帝國,死亡人數超過五百萬!
而一切瘟疫蔓延的源頭,便是在“南陽”與“涿郡”,在這個時局下,瘟疫最難的地方,就在於,內治不了,外…根本防不住擴散!
可以說…
整個朝廷對“瘟疫”完全沒有辦法。
沒有一個官員願意…或者敢去“南陽”或者“涿郡”赴任,更沒有敢接受抗擊瘟疫之事。
這些地方在他們看來,九死一生!
甚至南陽所在的豫州,涿郡所在的幽州,也鮮有人敢去赴任,因為誰都知道,瘟疫是防範不住的,早晚會蔓延到那邊。
在袁逢看來…
這玉林觀主柳羽進入朝堂,既然是大勢所趨、不可避免,那索性,就推波助瀾…給他個高位讓他去南陽或者涿郡督導抗擊瘟疫之事。
他是百姓心中的光啊!
他好意思拒絕麼?
上任之下,就算他有命,能在這“九死一生”之地活下來。
可…在無數百姓的翹首期待中,一旦他沒能壓住瘟疫,沒能阻止住瘟疫的蔓延,到時候…站得越高,摔得越慘的就是他柳羽了!
那時候,他還有有何臉面去進入朝堂?
去面對支援他、信任他的百姓?
呵呵…
這是陽謀!
與袁隗再三商量過細節之後,袁逢的心情好了許多,昂首走出祠堂,不忘叫下人安排馬車,儼然要出府。
祠堂之外,袁基、袁紹、袁術三人都等在這邊。
“爹,你這是?”袁基連忙問道。
“為父去向陛下辭官。”袁逢笑著回道。
比起方才祠堂內的如喪考妣,如今的他…儼然心情大好,似乎…在袁逢看來,他與那個什麼玉林觀主的“極限一換一”穩賺不賠。
只是…
辭官?
哪怕是袁紹、袁基、袁術心頭有所準備,可這兩個字脫口,依舊是讓他們眉頭凝起。
“爹,我去喊娘…讓她去向陛下求情。”
袁術搬出自己那位公主的娘…
在他看來,皇室公主多少說話是有些分量的。